政府盲學新概念漠視空間公義 鄧永成:過渡性房屋要過渡到幾時?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其實政府有沒有想過,大家根本就不想『過渡』?我們去探訪那些入住家庭,真係好鬼『過渡』㗎啫,一位單親媽媽帶着小朋友,原本住了3年劏房,現在搬去『過渡性房屋』,簽了兩年,但五年是上不了公屋的,他們之後又要『過渡』去哪裏?」有指特首林鄭月娥即將力推過渡性房屋,而多次規勸當局不要以「過渡」解難的浸會大學地理系教授鄧永成批評,「今天香港面對的是『公義』而非『供應』問題」,若盲目增加未必適合聚居的地方,城市或會被簡化成宿舍。

鄧永成指出,香港面對的是土地「公義」而非「供應」問題,若盲目增加不適合長居的過渡性房屋,恐會令城市簡化成宿舍。(朱潤富攝)

如果「過渡」換來的是「安居」,「稍等」當然無妨,就怕等不到盡頭,又落得流離失所。香港人已經等太久了,但政府卻說,等等,等「過渡性房屋」再興建一會兒,然後再等等,再「過渡」一會兒。

「大家好像總看不清問題的本質是什麼。」用鄧永成的話來說,「『土地大辯論』是廢的,問題在於『制度不公』而非『供應不足』,大家卻在爭論優先採用哪個選項」;又或者,「林鄭一方面強調『房屋不是簡單的商品』,另方面卻想方設法鼓勵市民置業,這無疑是加劇房屋的商品化、繼續走商品房經濟」;再或者,「『過渡性房屋』只是把基層從劏房移居至另一種暫居形態,本質上等同把市民『塞』進好一點點的劏房裏!」

過渡性房屋 製造治標幻象

文章寫了一篇又一篇,道理講了一遍又一遍,但還在裝睡的管治精英們,怎麼也叫不醒。而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例如瑞銀財富管理9月底發表《2018年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指出,在22個主要發達金融市場中,香港樓市風險排名第一,面臨爆煲。

「呼……!」鄧永成鼓起腮幫子,長長地舒了口氣,說「應該講的,還是要繼續講,叫她(林鄭月娥)不要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問題真係好大鑊!」

鄧永成表示,香港是大家共創的,成果亦理應由大家共享。(林若勤攝)

既然要講,就從頭開始,從講過很多次的「土地問題是公義問題,不是供應問題」講起。

「我們談及『社會公義』或者『城市空間公義』時,有一個最主要的基本共識就是『共創』,城市是大家共創的。」鄧永成指出,既然是「共創」,即我們共同付出過,就應該得到應得的東西,但對香港而言,一般老百姓長久以來根本無法合理地分享「共創城市」的成果,而問題正正源於土地分配制度的不公義所導致的「迴旋式二度剝削」。

鄧永成去年曾與學生葉鈞頌合撰《不願面對的土地真相:從體制的二度剝削說起》及《以土地政策包裝二度剝削——公私營合作的盤算》等文章,指出港英政府自1980年代開始,將賣地和補地價等龐大收入,撥入限於基建及徵地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令這筆原可投入社會福利的公帑,不但無法直接回饋市民對城市發展的貢獻,反而用以平整土地和基礎建設,把「生地」變成「熟地」,再賣給私人發展商牟利——這可謂對社會的「首度剝削」。

分配不公蔓延 港淪為下流城市

與此同時,公眾參與社區建設,令土地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增加了土地使用價值,而發展商則透過土地拍賣,把有關土地私有化,興建私營房屋,再以高昂的價格,把單位出售予曾經參與土地增值建設的公眾——此謂對社會的「二度剝削」。

鄧永成自加拿大學成回流後,30年來都沒有置業,搬家搬了12次。(朱潤富攝)

當政府不斷投放收入生產「熟地」,發展商就繼續坐享其成累積資本,惟小市民不但得不到應有回報,更不得不以高於實際交換價值的資金,換取居住環境持續「下流」的房屋——面積愈狹小、條件愈簡陋、空間使用愈不足、社區設施愈不便、群居生活愈疏離,令房屋簡化成宿舍。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的恩格斯曾在《論住宅問題》中指出,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下,資本家會以房地產搾取最高利益,故住宅必然會出現短缺。以香港為例,在「二度剝削」的循環下,難免有人無屋住、有屋無人住,就算有280萬個住宅單位,也無法讓250萬個家庭安居,而這個原本只困擾基層的房屋問題,已經擴散成為社會各階層都要面對的「下流城市」問題。

然而,政府卻仍執意聽取一家之言,把房屋問題歸咎於需求飆升,並主張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合理化制度不公,大幅增加商品房的供應,令「二度剝削」迅速蔓延。

「市區重建局!呼……簡直豈有此理!」提起這個被指「無王管」的公營機構,鄧永成憤憤不平,再次鼓起了腮幫子。他表示,自2001年頒布《市區重建策略》後,市建局便以「市區重建」及「自負盈虧」為名,低價收地重建大量高價商品房,惟政府只收取象徵式地價:「(2003年的灣仔)利東街重建項目,市建局賺了88億元,但政府只收了1,000元!」

在「二度剝削」的循環下,香港有人無屋住、有屋無人住。(資料圖片)

「城規會也很離譜,技術官僚及精英佔大多數,每當有人提及『社會公義』的問題,就會被人反駁指『這不是土地問題,我們不會在這裏討論』。」鄧永成再次嘆息,無論是財政司司長把關不力的市建局,還是弱勢聲音孤掌難鳴的城市規劃委員會,都鑽了制度的空子,深化了不公義。

另一方面,隨着1970年代經濟起飛,市民的物業購買力大幅躍升,在地產商推波助瀾之下,港府放棄了以公屋為主導的房屋策略,改為鼓勵市民置業——表面上這是「安居」的代名詞,實際上卻是可以極速「致富」的投資壓艙石,令小業主以搭火箭的速度晉身「上等人」級別;至林鄭政府,更變本加厲。

「所謂的『置業需求』,根本就是政府大力鼓吹、製造出來的。」鄧永成認為,政府成功捆綁了小業主與發展商的利益,「所以無人會希望樓價大跌。」而他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碩士時,師承城市發展學者Shoukry Roweis,認清了資本主義的剝削,回港決志不買樓、不參與推進這共業,30年來搬家12次,「連搬運公司都和我們很熟了。」

林鄭月娥出身基層,理應明白大眾之苦,卻坐視社會不公。(盧翊銘攝)

鄧永成去年底與葉鈞頌、梁漢柱及馮國堅合撰的《「過渡」措施目的成謎 勿把城市簡化為宿舍》,曾提到林鄭鼓吹市民置業的論調令他們聯想起,在19世紀的法國巴黎,資產階級如何推動城郊工人上車做業主的故事——

當時,工人需要城內的工作機會,城內的工廠則需要工人的勞動力;然而,資產階級雖然歡迎工人進入城市,但礙於城市擴張的空間壓力,故把他們安置在指定地點,又鼓勵他們努力儲錢置業;不過,工人最終得到的只是一種聚居城市的感覺,而非真正參與城市生活的權利。

鄧永成等人指出,這背後反映的意識形態,是將人分成「有樓」及「無樓」兩類,而「有樓的人」,才算是「這個城市的人」,當權者可藉此管理其城市生活,以保和諧穩定。

更令鄧他憤慨的,是政府近年不時抽離歷史脈絡及現實背景,胡亂挪用外國新興的房策詞彙,並大舉興建既難治標也難治本的「過渡性房屋」,不斷壓縮甚至偷換「空間公義」的概念。

鄧永成批評,政府胡亂挪用外國新興的房策詞彙,並大舉興建既難治標也難治本的「過渡性房屋」。(朱潤富攝)

以林鄭去年上任後推出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為例,民間團體早就提倡「社會房屋」應以家庭為本,根本不應被視為「過渡性房屋」;另外,「社會房屋」亦是人們「聚居」的地方,居民亦應承擔平等責任、共同參與社區事務。反觀社聯那500個「社會房屋」,總覺得奇怪,用鄧永成的話來說,是「挪用了先進實踐的名義」,並沒有為大眾的聚居帶來任何事實上的改變。

林鄭出身基層 偏坐視社會不義

鄧永成建議,港府若想走出當前困局,應大量增建真正的「社會房屋」,即公共出租房屋,這亦是重新追求社會公義的起點——基層不再被隨處安插、享有安全舒適的住所、享受完備便利的設施;當居民對生活有希望有憧憬,自然願意花心力打造個人空間、積極參加社區事務、與鄰里守望相助,同時亦更有動機投入工作,從而推動社會進步,提升整體利益。

至於地從何來,鄧永成就提出多個在現有制度內可行的短中期方案:(1)當局應該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從收地成本、重建條款、單位面積、出售價格及盈餘資金撥作政府收入等方面,積極做好監管工作;(2)由特區政府持股75%的港鐵,不時獲政府批出港鐵車站上蓋及附近地段的物業發展權,理應利用有關地段興建更多出租公屋;(3)作為「房屋實驗室」的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應研究如何興建更宜居的房屋,而非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土地;(4)在未來兩三年內暫停賣地,在原定賣地的土地上興建公共屋邨;(5)根據「本土研究社」之報告,有532幅總面積達301公頃的官地未被納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選項當中,當局理應立即善用有關土地。

「林鄭不用擔心,這些做法全部不涉及大地產商,政府完全有權有法有制可依,只是過去不作為。」鄧永成強調,「只要政府做得好一些,就可以令房屋的供應和價格,變得合理些。」

誠如法國城市思想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所言,城市是人類為滿足社會需要而實踐出來的空間,也是人與人在日常生活中相遇的地方,而房屋則應該讓人有尊嚴地聚居,並因而有能力參與城市生活。然而,在無法打破土地分配不公的香港,這一切就可能什麼都不是了。

記者總是不解,包括基層出身的林鄭月娥在內,那曾經被不公制度剝削的一群,當他們有機會向上流後、有權力改變香港的時候,為何會默許不公義的繼續存在,甚至成為剝削基層、強化不公制度的一群?

「這就是社會!他們現在廁紙也不懂得買,地鐵也不懂得搭,又怎麼知道民間疾苦?……就算是我,也很需要傳媒時常remind,基層有多苦,因為我們可能沒有機會接觸太多。你看她(林鄭月娥)接觸的那些人,誰會跟她談社會公義?」鄧永成又再鼓起泡腮,搖搖頭。

上文刊登於第13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8日)《土地供應假命題  扭曲安居須置業  鄧永成批政府為不公加持》。

「施政報告前瞻」系列文章:

做咗等於好咗?——是時候為林鄭月娥訂定施政KPI了

冀林鄭回歸施政公義 周永新:必須站在有住屋需要的市民那一邊

政府盲學新概念漠視空間公義 鄧永成:過渡性房屋要過渡到幾時?

香港產業結構轉型——是放任經濟的笑話,還是積極不干預的悲劇?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