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會】朝鮮半島下一步 除「火藥桶」之名

撰文:卓朋序 吳迪
出版:更新:

特朗普與金正恩的世紀會面,既令區域國家為之振奮,亦留下不少問號。峰會期間簽署的尚屬框架性協定,雖然明確了以對朝安全保障,換取朝鮮全面棄核的大方向,然而,無論是安全保障的細節,或是無核化的時間表,都仍待兩國協商及國際社會進一步斡旋。但無可否認,半島局勢正處在半個世紀以來最令人樂觀的一刻,只要各方遵循聯合聲明精神,不意氣用事,半島持久和平便不再是癡人說夢。

特朗普和金正恩在峰會期間共同簽署的聯合聲明正文中,確認了四點共識:一、建立新型美朝關係;二、美朝將合作建立半島長久和平機制;三、落實《板門店宣言》相關內容,推動半島完全無核化;四、處理朝鮮戰爭戰俘和失蹤人員遺骸工作。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將與一名朝鮮高級官員負責後續協商。

相對於正文,美朝協議的戲肉更多在引言乃至文件外出現。例如在聲明正文中出現了「特朗普總統承諾為朝鮮提供安全保障」,這樣的表述在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特朗普在記者會上亦表示,美韓聯合軍演是對朝鮮的挑釁,美國將取消聯合軍演。儘管這樣的宣布令美韓軍方震驚,美國國防部依然在一日後跟隨最高統帥的決定,宣布取消8月的「乙支自由衛士」演習。

駐韓美軍一直被朝鮮視為安全威脅。圖為美韓軍演的情況。(韓聯社)

各退一步 海闊天空

「特金會」結束後,不少美國媒體認為特朗普給予朝鮮過多讓步,甚至認為美國將峰會「玩砸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onabet Kristof)更直言特朗普被耍了,在他看來,特朗普自以為藉着與正恩的私人關係,可實現半島無核化,然而峰會過後,卻沒提供任何無核化的細節。《華爾街日報》亦認為,峰會中美國的讓步遠多於朝鮮,金正恩才是這場「戰役」中的獲勝者。

然而,這樣的說法未免有些偏頗。事實上,在最初做出巨大讓步並一手推動特金會成形的是金正恩才對。今年年初,金正恩發表新年談話,表示願意與韓國對話,「南北應共同努力營建和平的環境」;隨後,亦是平壤政府釋出願意放棄核武器的訊息,並通過韓國特使轉達給白宮,方才換來特朗普對新加坡會晤的首肯。可以說,今次特朗普多做讓步,算是對金正恩早前決定棄核投桃報李。

韓國特使團團長鄭義溶到訪美國白宮,向總統特朗普轉達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會面邀請。(路透社)

同樣,今次峰會中美方最大的「實質性讓步」,莫過於停止美韓軍演。不少評論將這一決定視為美方的單方面讓步,卻忽視了早前朝鮮炸毀豐溪里核試驗場,以及撤換包括國防部長在內三位強硬派軍方高層的行為。儘管金正恩的統治算是穩固,也不能小覷十幾年核武政策下培植的強硬派官員勢力。金正恩亦需就更改過往政策向民眾作出交代。

一直以來,朝鮮朝野對美韓軍演都懷有反感情緒,特朗普這一「誠意」措施,無疑有助金正恩紓緩內部壓力,推動全面無核化。

無論從對等退讓的公平性,或驅使朝鮮進一步無核化的「功利」角度,特朗普的「讓步」都有其道理。只從短短數小時的會議便為美朝兩國判定輸贏,未免忽略了整個大環境格局。無論如何,特金會前後,雙方各退一步的積極氛圍,都為解決具體問題劃定了方向。

CD? CVID? PVID?

另一方面,CD、CVID和PVID這幾個名詞近來頻頻出現在媒體報道上,令不少讀者困惑,美朝兩國也因為這些「名詞上的爭議」,差點令特金會破局。美國一直以來堅持朝鮮無核化須具備三大要素:永久(Permeant)或完全(Complete)、可核查(Verifiable)、不可逆(Irreversible),連起來便是CVID或PVID。但朝鮮一貫堅持以「分階段,同步走」的方式去核,即使最終達成CVID,將這些內容寫入聯合聲明也顯得有失尊嚴。

許多人認為今次協定僅出現CD,即全面無核化(Complete Denuclearization),是美方的退讓。但即使如此,這種「退讓」更多停留在字面上。按照當下雙方各退一步的邏輯,如果美方不滿意朝鮮去核的速度或程度,自然會暫緩落實安全保障或恢復制裁力度;相反,即使CVID寫入條款,朝鮮也可隨時中止無核化進程。

相比之下,探討雙方可能的後續動作有意義得多。按照公開的聯合聲明,以及特朗普在記者會上的表態來看,朝鮮下一步可能會封存並炸毀寧邊核設施,逐步兌現無核化。與此同時,朝鮮一貫稱呼「半島無核化」,而非「朝鮮無核化」,故可能要求美方承諾禁止可搭載核武器的飛機和艦艇出入、通過或訪問朝鮮半島,並可能要求美方禁止簽署向韓國提供核保護傘的條約或在韓國儲存和部署核武器。

相應的,縱使美方不再提出「利比亞式棄核」這樣挑釁性的字眼,卻也會分階段提出要求,直至滿足CVID的條件:如要求朝鮮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覆查,不再提煉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鈈,或在一定時間內不得新建重水反應堆;要求朝鮮提供核試驗和核設施相關數據,或將核材料、核武器和洲際導彈運往第三方國家銷毀;為了讓金正恩體現誠意,也為了幫自己營造談判勝利的「成果」,特朗普也許仍會要求朝鮮將部分核材料運往美國拆解。除此之外,美國也可能要求對朝鮮參與核開發的至少1,000名科學家作出監管,定期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匯報行蹤。

朝鮮寧邊核設施。(網上圖片)

事實上,朝鮮的「無核化」並非沒有先例。1994年10月21日,朝鮮和美國在日內瓦簽署朝美核框架協定:當時美國同意向朝鮮提供兩座輕水反應堆,以換取朝鮮可能用於核濃縮活動的石墨反應堆。雙方亦就朝美關係正常化訂立時間表,後來小布殊卻基於「朝鮮可能崩潰」的假定,認為相關協議反而令平壤政權苟延殘喘,更反其道而行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造成苦果。這也表明了,實現無核化不止關乎「去核」本身。

無核化以外 着重發展經濟

對朝鮮而言,推動半島無核化是數十年不變的目標,而發展經濟、提升綜合國力則是當下的首要任務。相信當朝鮮完成某些標誌性棄核動作,如交出核武器,封存核設施,或炸毀反應堆時,會要求美國及周邊國家提供相應經濟協助,其中首要之事便是解除長期存在的經濟制裁。這一問題上的路線圖相對明確,特朗普早在4月已宣稱美國將視乎朝鮮解除核設施的進度,同步放寬制裁,近日巡訪亞洲各國的蓬佩奧亦確認了這一進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兩度訪問平壤,與朝鮮領袖金正恩舉行會談,為美朝兩國領袖的「特金會」鋪路。(視覺中國)

除此之外,金正恩也應當會在棄核到一定進度時,要求美國協調韓國、日本等相關方,向朝鮮提供經濟、能源及人道主義援助,或是重複1994年《框架協定》的規定,要求美國協調相關方援助朝鮮建設民用核電站。另外,朝鮮也可能要求美國協調相關方將朝鮮納入政府開發援助(ODA)的重點援助國,提供不低於一定規模的開發貸款,並在未來數年內大幅加大對朝投資規模。

除了直接的經濟援助,朝鮮亦試圖通過擴展國際空間的方式,加強同國際社會的聯繫,為可能的經濟開放打下基礎,其中首要工作便是對美關係正常化。仿照美國與中國、越南等國交往的歷史,美朝建交可能在雙方破冰後不長的時間內實現。新加坡峰會上,特朗普直截了當地向記者表示,將「在合適時機」訪問平壤,又邀請金正恩「在合適時機」訪問美國,並將邀請中韓兩國參與簽訂韓戰和平協定。假若朝鮮無核化進程順利,一系列熱身動作之後,美朝建交應會是板上釘釘之事,美國亦可能協助朝鮮加入APEC等區域或國際組織。

在平壤閱報欄前逗留的人們,會否為金正恩與特朗普相談甚歡而感受到一絲欣慰?(美聯社) 

特朗普主動宣布停止軍演,超出外界預期。事實上,駐韓美軍一直是半島無核化、去軍事化,以及美朝和解進程中的一大阻礙。如今主張減少對盟友責任的特朗普,反倒為這數十年難解的問題帶來了變數。

兩國領導人閉門會談45分鐘的內容,外界無從得知,但從會後金正恩充分肯定特朗普為朝鮮半島和平付出做出的努力,以及特朗普高度評價金正恩非凡的政治勇氣來看,兩國領導人的對話顯然超出協議本身。否則那份「空洞的協議」,不會令兩人有這般融洽的氣氛。相信金正恩也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他的「外交秀」,為朝鮮國內的經濟改革,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區域各國亦需保持警惕,協同努力,令朝鮮半島從「火藥桶」的名單中除名。

上文節錄自第11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19日)《朝鮮半島下一步 除火藥桶之名》。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