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2.0】中國打開金融大門 一禮物一挑戰一機遇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A股6月「入摩」,為國際化踏出一大步。﹙路透社﹚

禮物:互聯互通擴大

一系列措施中,最令港人興奮莫過於由5月起把香港與深滬股市互聯互通的每日成交額度擴大至現行的四倍,幅度前所未有。市場對此反應兩極,有的認為互聯互通每天的額度本身並未用盡,這次擴容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也有分析認為,A股今年6月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全球眾多追蹤MSCI的基金產品將開始買入A股,預先增加互聯互通額度,方能令A股「入摩」達致最大效用,大量吸引國際投資者透過香港這一平台買入內地股票,香港作為中間人,每天成交額大增,將鞏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另一邊廂,額度擴容後,內地資金要南下買港股也將更輕易,香港股市將進一步吸引內地投資者來港投資,促進股市長期發展。事實上,自2014年「滬港通」正式開通以來,南下資金不斷增多,正是2017年港股升幅能夠領先其他股市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難怪互聯互通擴大消息一出,不少投資者視作中央再「送禮」,當天恒生指數亦收升168點,意頭十足。

中港互聯互通,利好港股交投。﹙路透社﹚

挑戰:CEPA政策優惠減

可是,互聯互通擴容只是金融開放措施之一,若只着眼於此,而忽略了整個金融開放的大局,未免是「見樹不見林」。12項開放措施當中,一大重點是放寬外資進入內地金融業市場。其中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准入會放寬,外資持股比例上限增至51%,並於三年後全面取消限制。外界料中央此舉是因為內地金融市場容量大,足以容納更多外資。與此同時,外資金融機構加快進入內地市場,相信也有助帶來新的管理技術,提升管理水平,有利內地提升防範金融風險能力。

不過,對香港來說,相較過往只開放予香港的內地與本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今次內地金融業的開放是面向全世界的,或會削弱香港進入內地市場橋頭堡的地位,CEPA帶來的政策優勢也會有所減少。有香港基金界人士便表示,以往外資會利用CEPA優惠打入內地市場,但預料內地全面開放准入後,會減少外資在港開設分公司的誘因。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博士亦表示,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無可避免會衝擊香港「中間人」的角色,但只要香港保持自身優勢,具體影響有限。

胡一帆博士認為,即使中國開放金融大門,香港仍有不少優勢,所受的衝擊沒有想像那麼大。﹙盧翊銘攝﹚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亞太區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博士則認為,衝擊沒有想像那麼大。她表示,香港在法律法規方面仍有獨特優勢,能夠跟國際社會接軌,而且金融要有財務和法律等一系列的體系配合,在這方面香港是很成熟的,所以,雖然說未來外資可直接在內地設立分公司,且亞太業務重心會放在中國內地,但相信不少外資仍會選擇將亞太地區的總部設在香港。(鄂志寰與胡一帆專訪詳見C10)

如果單看這次金融業開放措施,也許有人會以為對香港整體來說,利弊參半,但其實除了着眼這次措施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中國積極推動金融開放這一大趨勢對香港未來帶來的影響。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其他九個城市被共同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起來的經濟總額規模已接近美國紐約灣區,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台,料整個大灣區的經濟將會更高速發展,其中的金融重心─香港的金融業自然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鄂志寰博士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提速,為香港帶來不少商機。﹙余俊亮攝﹚

機遇:人民幣離岸中心

鄂志寰解釋,人民幣國際化過去的高速發展,源於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有很強的需求。第一,投資者希望在美元外有更多選擇,不用將所有雞蛋都放在美元這單一個籃上面。第二,人民幣在過去五至十年帶給投資者不錯的利率和匯率上升收益。她預計隨着中國金融業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將提速,作為第一個亦是現時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未來商機處處。

過去十年,我們看到香港推出愈來愈多的人民幣產品。2010年,首隻人民幣債券在聯交所上市;2011年,港交所首隻人民幣計價的產品上市;2012年,首隻人民幣計價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於港交所上市。時至今天,香港的人民幣產品日漸增多,包括人民幣債券、人民幣債券ETF、人民幣REIT、人民幣基金、人民幣計價紙黃金計劃、非人民幣計價基金的人民幣股份類別、內地互認基金、RQFII A股ETF、RQFII 基金等。香港正一步步向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角色邁進。

須知道,成為國際上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經濟效益巨大,因為中國經濟和國際貿易規模巨大,且上升勢頭強勁,雖然現時因流動性等限制,令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未完全發揮,但一旦愈來愈多國家及投資者採用人民幣作計價結算、投資交易及保值之用,勢會形成萬億元級別規模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形成活躍的人民幣計價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等,對香港金融產業會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此多的資金湧入香港,政府即使「過河濕腳」,只是從這些投資或經濟活動當中抽少量的稅,帶來的稅收料也將十分可觀,足以供香港政府解決大量的扶貧、老人、教育、醫療,甚至房屋問題,跟香港市民絕對有切身利益的關係。

人民幣日漸國際化,市場對相關投資產品的需求將愈來愈大。﹙視覺中國﹚

上文節錄自第10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4月30日)《 中國打開金融大門 一禮物一挑戰一機遇》。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第109期《香港01》周報特設C疊特輯,探討中國金融大開放,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