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仁大學首席副校孫天倫:在博雅和應用科技教育之間平衡大學發展

撰文:凌益琛
出版:更新:

「縱使科技重要,我們都會以人文為基礎。而且現在做科技的人很多,做人文的少,我覺得樹仁還是需要保留一些理想。」——創新科技發展洪流下,通過資訊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應用來提升教與學已成全球教育趨勢,但以「人文教育」為根基的樹仁大學首席副校長孫天倫表示,樹仁辦校宗旨在於服務社會,所以會在博雅和應用科技教育之間取得平衡,好好裝備學生適應時代變化,從而找到更有意義的人生。

樹仁大學是全港第一所獲政府承認的私立大學,原本以新聞系和心理學系著稱,近年積極推廣數碼人文。(資料圖片)

「灣區教育智庫」主席陳錦雲早前與香港樹仁大學首席副校長孫天倫展開對話,了解校方未來發展策略。《香港01》獲授權轉載相關內容,全文如下:

問:香港樹仁大學的2021-2025年策略發展計劃中提到5個P,請您分享一下「發展計劃」的具體內容,以及已經取得了什麼成效?

答:5P其中一個P是指Programme,即課程。在現今創新科技發展洪流下,通過資訊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應用來提升教與學已成全球教育趨勢。樹仁大學的願景是要在數碼時代,通過重塑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向學生提供有別於其他院校,高質量和具成效的大學教育。

香港近年積極提倡STEM教育,現在更加上一個A成為STEAM。A意思是ART,藝術。樹仁大學的本科課程亦循着這個方向發展。早於三及四年前,我們開辦了「應用數據科學(榮譽)科學學士」課程(Bachelor of Science (Hons) in Applied Data Science)和「媒體設計與虛擬實境科技(榮譽)文學士」(Bachelor of Arts(Hons) in Media and Immersive Technology)課程。我們亦特別著重文化傳承,不僅是本土文化,也積極推動中華文化。所以去年就開辦了「藝術、文化、科技(榮譽)科學學士」課程(Bachelor of Science (Hons) in Art, Culture and Technology),利用科技和藝術將文化美麗和生動地呈現。

若果你問我在這個P當中取得了什麼成效?我可以說,通過增加和改革課程,樹仁在人文與科技當中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並成功將科技元素注入了我們的人文教育。相信憑藉我們在人文方面的師資、學術成就和教學經驗,再加上科技,樹仁大學能夠在新世代提升博雅教育至一個更高的層次。

2020年9月,樹仁大學啟用大數據實驗室(Big Data Lab)、社交機械人及數碼生活實驗室(Social Robotics & Digital Living Lab)和虛擬實景實驗室(Virtual Reality Lab)。(樹仁大學提供)

問:學校是否有打算成立科技相關的學科部門?

答:樹仁大學根基在人文教育,這是樹仁辦學的初衷。縱使科技重要,我們都會以人文為基礎。而且現在做科技的人很多,做人文的少,我覺得樹仁還是需要保留一些理想。雖然未有打算成立很有規模的科技部門,但我們也有應用數據科學學系,亦有很多有關科技的設備和實驗室,足以應付現時樹仁師生的教與學需要。

說到辦學初衷,當年校監校長創辦樹仁是要服務社會,希望年青人可以通過大學教育有更好的職業前景。其實學生最關心的就是畢業以後能否有工作。如果一個學科的學生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那我們開設這個學科也沒有意思。我們也要為我們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着想,讓他們好好裝備自己去配合時代變化,並找到對他們來說更有意義的人生。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我認為要加強跨學科的發展,這包括科技的學科在內。舉個例子,我們中文系在設計一個四年制的創意寫作學士課程,其中一部份是教導學生如何結合中國文學及歷史為動漫影視創作劇本。學生們會嘗試怎樣將抽象的中華文化以動漫和沉浸式效果展示出來。我相信空有創意是不行的,也需要配合技術和學科知識才能擴闊畢業生的出路。這個也就是我們當前學科的發展思路。另外,現在我們的課程全部都包含實習的元素,我們五年計劃的第二個P就是Practice。通過工作實習,學生才會獲得實戰經驗,也會認識學校以外的新朋友,將來或會成為他們的真實工作伙伴呢。

剛才提到STEAM。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其實很厲害,中文英文專業水準都很強,但是可能在社會交往中欠缺一些經驗。我就希望將STEAM發展為STREAM。R是指relationship,學生能否尊重自己,梳理好跟家人、同學、社會的關係,在達成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能否讓周圍的人有所得益,並做到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甚至是關心整個地球。我有時也在想,雖然說科技強國家強,但是如何找到跟人文發展之間的平衡,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學校的下一個五年計劃(2026-2031)裏面,道德教育就是我們學校的一個重點方向。辦學團體,做教育的人都有責任教好學生。以樹仁大學來說,我們希望學生可以成人達己,能夠完善自己,幫助他人,共同發展和進步。

樹仁大學校訓為「敦仁博物」。(樹仁簡訊網站)

問:與內地合作方面,香港樹仁大學與武漢大學合作建立了三間實習基地,學生在這當中預計會有哪些收獲?香港樹仁大學還有與內地哪些地方或高校開展合作?

答:我本身就是讀心理學出身,以前是心理學系的系主任,樹仁大學從本科到研究生,都有一系列的心理學課程,這是我們學校發展最完善的一個學科。而且樹仁大學在心理學這個學術領域亦是全國排名13。除了武漢大學以外,我們也與首都師範大學建立合作,學生可以在北京和香港接受2+2的心理學教育。前段時間也有與山東省有關部門展開座談,謀求更多的合作。

世界排名我們也有追求,在QS亞洲的排名裡,樹仁大學是所有香港私立學校裡排名最高的。普通人不會花那麼多的心思來關注學校的發展細節,排名是大眾對這個學校最直接的印象,我們接下來也會在排名上努力,吸引更多學生。

問:樹仁大學是否在北部都會區有所佈局?在大灣區內地方面有什麼發展規劃?

答:我們尚未有入駐大學城的打算。我們校監校長的意願是,做到求精而不求大。資金資源充足的時候可以更多的投入在研究上面,師生的比例亦可以做得更好。至於大灣區的發展,樹仁大學現時擁有一些很好的課程資源,例如心理學相關課程,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的平台開放這些優質的課程資源給大灣區甚至全中國的學生使用,能夠共享這些資源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最新開設的遊戲治療專業,未來有機會設計一個中文授課的模式。若果以中文授課,相信學生會更容易理解中國文化下獨有的家庭關係,也能方便內地的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學習和治療。現時我們跟中山大學合作,前段時間也有在深圳大學開展心理學相關學術交流。這些交流是互相學習的過程,對大家來說就是共贏的局面。

問:香港樹仁大學積極推動校園國際化,開辦了全港首個專為國際學生而設的大學先修課程證書(IFYP),您認為此項舉措對於國際學生有何吸引力?

答:這是我們大學在國際化方面所推行的一項新計劃。雖然這是我們首次開辦這類型的課程,但已吸引到從韓國、緬甸、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的學生入讀,這批學生九月份就會正式開始上學。他們來樹仁大學會學習不同學科的基礎知識,讓他們有足夠的準備升讀大學課程。而且這個課程有很多專為國際學生而舉辦的外展活動,讓他們走出課室去深入認識香港這個中西文化匯聚之都。

問:關於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有何看法?

答:香港是一個擁有5所世界排名靠前高校的大城市,香港的高等教育是香港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希望在可見的將來政府可以給予私立院校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亦給予不同學科均等的資源,在高等教育上真正做到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