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道教武術
「中國根砥全在道教」,魯迅說的這句話,固然是要批判舊社會的迷信習俗,不過卻也點明了一個事實:道教文化,早已遍佈了全中國。
翻開民國大師所著的拳譜,幾乎清一色都會談到陰陽五行觀,內家拳師更會直接借用「精氣神」以至丹道的概念,去闡釋修行的台階。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堅持,練武和修道是完全等同的一回事。
道教對武術的影響力,究竟從何而來?
丹道武術
要談論道教與武術的關係,先要明瞭道教本身的定位。作為本土宗教,道教其實不斷在吸納其他宗教的哲學和科學思想。例如當下常被人談論的《周易》學說,最早是儒學的專利。至於陰陽五行,則是來自鄒衍的陰陽家。去到南北朝陸修靜(406—477,著名天師道道士)編輯《三洞經書目錄》時,佛教的生死觀、祭祀儀軌及經書分類方法,俱被道教吸納其中。可以說,道教從來都是一門多元且流動的宗教。與其說道教影響了民間諸多學問,倒不如說民間學問反過來啟發了道教的種種。武術運動講求鍛煉身心,又涉及生死問題,自然會被道教研究。這條線索的雛形,就是內丹術。
道家修煉講求超脫自在,最先是透過藥物輔助,即外丹黃白術。但外丹黃白術包含太多金屬冶煉技術,成本高之餘又容易引起水銀中毒,故後來的道教以內丹術為主流(尤其北宗)。所謂內丹術,就是將人的身體化成丹爐,再透過導引、冥想等方法,達成修真的效果。內丹術的早期經典為《周易參同契》及《悟真篇》,內裡詳細記載了各個器官所代表的能量,亦參考了中醫的經胳理論,去解釋內息的運行規律。這種對人體潛能的探索,正好與傳統武術的思想不謀而合。
清代出土的《峨眉山志》,提到了活於春秋時代的通臂拳祖師司徒玄空。假若內文考證屬實,那早在公元前8世紀,就已經有武術家研究「過三關」、「通任督」等牽涉內勁的問題,而這正是武術與道學相互銜接的地方。於是乎在民國出版的國術書藉,大部分都會用上道家理論,孫祿堂的四部拳術專著,便全都用上「無極」、「虛無」等道學字眼,去解釋各個動作的實際內涵。其中《八卦拳學》,更有一章名曰「陽火陰符式」,其實就是借道家言辭講述拳術的剛柔二力。至於《逝去的武林》主角之一薛顛,則大幅引用「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等丹道術語,以展示形意拳及象形術的獨到之處。
剛與柔
另一個道教與武術相連的地方,是在對敵心態上,也就是王宗嶽所言的「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對很多傳統武術家來說,如何突破先天體質的界限,是個極之重要的課題。而強調陰柔、以靜制動的道家哲學(詳見《何謂內家拳?》),正好為此提供了一個思考方向,即「天下至柔莫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
儘管唐豪等武術史學家多次指出太極拳與武當道教並無關係,但楊、吳、武、孫、趙堡等太極拳巨流,普遍都奉張三丰為祖師。在楊式太極拳傳人——路廸民先生撰寫的《楊式太極拳三譜匯真》中,就收錄了多種道教修煉方法,包括張三丰的《太極拳論》、《毫州老君碑古字譜》等。太極拳家吳圖南甚至將太極拳追溯至唐宋之間的道派,並指出那些道門太極的水平,比民間高出不止一截。
陰柔技巧可以搭上道家,哪硬打功夫呢?當然可以。道教講陰陽中和,丹道亦以「純陽」作為修行的上層境界。上世紀的形意拳師,有不少都會偽托達摩和張三丰為祖師(說他們偽托,是因為所有形意拳家都在真正的族譜中寫明祖師為李洛能)。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相中了佛道二家代表的思想境界。至於其他外家拳派以至兵器應用,道教依舊可以保留一席之地。畢竟凡搏擊就要講求戰術、策略,亦要懂得時機,即進退、開合、攻守等,這就給予了道教思想的生存空間。故此除了太極、八卦,還有純陽拳、七星劍等風格完全不同的道教武術。
同源不同流
正如《國術與國學》一文指出,借用道教符號解拳,有其時代需要,不應輕易否定。然而來到運動科學發展蓬勃的今天,這種抽象晦澀的做法是否仍然必要,卻十分值得深究。
另一方面,從歷史角度講,道教本身的武術傳承為何,至今依然成謎。今天武當山上教授的武術,包括八卦掌、太極拳、沾衣跌等,有不少都是由民間傳回山上(傅劍秋老師就將形意拳帶到武當山)。就算道教有自己的武術流派(這點無庸置疑),或對現今的流派產生過甚麼影響,民間武術都肯定已經走出一條獨立的道路。以八卦掌為例,據傳祖師董海川受教於九華山道士,學得各式盤掌技巧。但從日後的發展來看,八卦門亦不太需要使用道教來建立名聲。如在二三十年代的國術擂台賽中,八卦門的表現就已經十分耀眼。
因此,雖然道教修煉與內家武術多有重疊,亦可以有關聯,但兩者未必就是對等關係。內地著名拳師楊海,說自己從少學習丹道和武術,他就表明丹道只具養生功能,不能解決搏擊中的種種問題。事實上,以往的宗師亦多次強調,丹道和武術只是在理論層面相似,實際的操作方法卻完全不同,即「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因此,每次都要使用道學來解釋一切搏擊技術,實不必要。
(楊海的拳術示範)
分辨清楚道教文化與武術的異同,才是傳承兩者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