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古代人以「投石頭對抗」為習俗 淺談中日韓台端午石鬥史
今天是端午節假期,大家有沒有划龍舟、吃糉子、遊龍舟水來慶祝一下呢?其實,在日本、韓國、台灣等地還有更加激烈的端午節習俗——鬥石!
端午節在古代是個「凶日」?
古人會選端午比武鬥武,首先要了解古人是怎樣看端午節,端午節現在是吃喝玩樂的喜慶節日,但在古代是個「凶日」。
「端午」一詞最早見於西晉《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在古語有初始之意,稱「端五」即「初五」。古人相信五月是毒月,五月五日是惡日,諸事不順。因為農曆五月,接近夏至,中午時太陽在最高位置,幾近天中,陽光最猛最熱。南方氣候潮濕多菌,蚊蟲滋生,疫病流行,古人因此亦謂五月「五毒俱出」,所以古人以吃糭子、賽龍舟、飲黃酒等習俗,以此避疫袪毒。
由於五月是毒月,因此古人以各種方法來強身去毒,做運動便是其中方法之一,也衍生了五月競武尚武的風氣,當中更發展出一種奇特的習俗——鬥石。
鬥石,即是人們在傳統節日分成雙方陣型對壘,互相投擲石頭、石塊,取意「以血驅邪避邪」之用。在中國、日本、韓國、台灣都有文獻記載了在端午節鬥石的習俗。
本文為大家簡單介紹各地的鬥石歷史。
中國石鬥
「石鬥」在中國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各地稱呼不同,有的稱為「打沙」(永尾龍造,《支那風俗誌》)、「打岩」(清同治年《黔陽縣誌》、「擲石頭架」(劉志文主編,《廣東民俗大觀》)、「鬬石」(清陳盛韶,《問俗錄》)、「擲石戲」(康乾年間編《澄海縣誌》)、「打石戲」(郭義山、張龍泉主編,《閩西掌故》)等說法。
在同治年間(1871年)《番禺縣誌》中,記載了沙灣和茭塘地區以「石鬥」為新年習俗:
茭塘沙灣人酷好之。平素並乏深仇,新正無事,兒童嬉集村野,以石頭相擊較勝負,繼而拳棒相角。耆老不禁,且喜聚觀。一或不勝,則壯者意慍技癢,蜂擁而至,往往連數十人或數百人,甚而持鎗披甲,互相擊刺。下番禺諸鄉皆然,而龍橋塼其最也。相鬬時,雖負重傷,匿不言,即至死不怨,恐被譏笑也。自正月初二起,至初七日止。蠻風悍俗,至此殊可嗟歎!
根據Robert Antony的田野調查,「石鬥」習俗大約在 1940 年代左右銷聲匿跡。不過在中國遼寧省阜新和黑山地區,至今在端午節時仍保存舉行石戰習俗。而四川的端午節則是改扔李子。
日本石合戰
日本鎌倉時代(1185-1333),端午用來袪邪的「菖蒲」在日語與「尚武」同音,讓驅邪毒之物被賦與「尚武」之意,加上幕府為武人政權,更提倡尚武氣節。民間在尚武精神影響下,除了騎馬射箭外,更流行打「石合戰」。「石合戰」又名為「飛磔」、「印陣打」等,即是人們分成兩邊陣營,以手或投石器投擲石頭互相攻擊的節慶活動。
在《日本三代實錄》中,記載了元慶五年(881年)在京都城中進行了一場以兒童為主的「石合戰」。而在鐮倉時代早期的《源平盛衰記》中,也有關於「石合戰」的描述。《扶桑見聞私記》記載鎌倉建久五年(1196年)日本端午節鬥石的情況、《江源武鑑》中記錄天文七年(1538年)五月五日蒲生郡和野州郡舉辦石合戰,孩童投石作戰,成年者甚至用刀作武器。
打「石合戰」本來是對天地陰陽之氣激烈變化的模擬展現,被視為適合在端午節這陰陽激烈變化的時節舉行,也有「以血驅邪避邪」的意義。打石戰在日本古代同時也是四至五月舉行的「成男戒」的其中一項需要通過的勇氣考驗。在尚武的氛圍之下,鎌倉時代的端午打石戰更着重「戰鬥」的精神甚於逐疫祛病的初衷。
由於「石合戰」具有相當危險性,往往造成傷亡事故,所以這種習俗不時被從政者下令禁止。例如鐮倉幕府的第三代執權北條泰時便曾下令禁止,不過後來京都民眾把寬喜年間的大饑荒歸咎於「石合戰的禁止」,於是鐮倉幕府又放寬了相關禁令。及至江戶時代第三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光的寬永年間,「石合戰」才正式被禁止。從那時起,它就只限於為兒童舉辦的小型活動和遊戲,以及在節日的儀式期間舉行的活動。
韓國石戰
韓國關於「鬥石」文獻記錄出現得十分早,在《隋書・高麗傳》中記載:
每年初,聚戲於浿水之上,王乘腰輿,列羽儀以觀之。事畢,王以衣服入水,分左右為二部,以水石相濺擲,諠呼馳逐,再三而止。
另外在成書於1451年的《高麗史》中記載:
國俗於端午,無賴之徒群聚通衢,分左右隊手瓦礫相擊,或雜以短梃以決勝負,謂之石戰。
從以上可見,石戰一方面作為韓國古代統治階層的表演娛樂,亦是端午節民間習俗之一。及至朝鮮初年,「石戰戲」 易名為 「擲石戲」,仍然是極受國王及王室成員歡迎的宮廷表演項目之一。後來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石戰習俗因遭到統治者禁止而消失。
台灣石戰
根據學者楊佳霖研究所得,有關台灣在端午節的石戰習俗記載,不見於清代台灣方志當中,反而主要見於日治時期日本人的報道中。
綜合當時報道資料,石戰習俗的稱呼有「投石」、「鬥石」、「擲石」、「石戲」,以及「石合戰」等名稱,舉行的時間主要集中於端午節這一天,或是與端午節重疊的時段。但除了端午節之外,少數地區則在元宵節、清明節等日舉行,如鹿港地區。地點則有臺中(豐原、沙鹿、清水、神岡)、彰化(鹿港)、雲林(斗六、北港)、嘉義(市、朴子),以及屏東(東港、佳冬)等地,其中又以嘉義、屏東佳冬兩地為盛。
楊佳霖指出石戰的舉行是與模擬陰陽相爭相交,以驅疫除災,促進萬物生長有著密切關係的。另外,石戰有調劑庶民生活的社會功能,讓庶民得以在受壓抑、講求禮節的日常行為中獲得解放,宣洩平日所鬱積的壓力,享受節慶所帶來的歡愉。
不過及至日治時期,治台日人只看到習俗的反常、違常,而將其視為一種蒙昧習俗或是迷信。具有強烈群眾性格的石戰習俗,時常演變成流血衝突,使得原本祛病避疫、解放狂歡的競技成為一發而不可收拾的群眾對抗,此深為日人所忌憚。最終,石戰被日人極力禁絕,石戰習俗因而消失式微。
及至近年,屏東縣重新推廣「石戰」習俗,以水球代替石頭,作為端午節的慶祝活動之一。
參考資料:
Robert Antony,《粵人好鬬——从珠江三角洲地區「擲石為戲」風俗習慣談起》
范永聰、區顯鋒,《韓國古代石戰探析》
劉曉峰,《東亞「克仗鬥石」考》
楊佳霖,《從祛疾避疫到狂歡暴動的「蒙昧惡俗」:論臺灣端午節的石戰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