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與國學
凡是練國術的,都總要碰上一點國學。以道學為基的形意、八卦自不消說,即便是自詡摒棄套路的大成拳,也得借鑑禪學闡明拳理。對許多拳學大家來說,傳承中國文化遠比摶擊技巧重要。畢竟拳腳會隨年華老去,而思想文化則能代代相傳,為宗師立下不倒傳說。
常言「重文輕武」,卻想不到最後挺起國術的那根稻草,就是「文」。
「國術是中華民族所固有的國粹」
要考察國術與國學之間的關係,可以先看看梁啟超在1904年所寫的《中國之武士道》。在這部著作中,梁啟超表明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並不為日本專屬。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便已經有非常濃烈的尚武俠客精神。究其根本,可以歸納成兩點:一,愛國愛民;二,尊長愛幼。這種將武術與民族情感扣連的作法,不僅影響了幾輩武人,亦為國術的性質從此定調。
1926年,當國民政府決定為國術正名時,中央國術館創辦人——張之江寫道「國術是中華民族所固有的國粹、國寶,應將其由民間推向上層」。而翻開其時的國術著作,許多武家都會把國術類同於體操,即武術的最重要作用在於強健民族體格。國術的原始功能、文化底蘊,倒在其次。
脫不開的傳統語言
撇開強國強種的宏大願景,要令傳統武術拋棄國學的語言,著實是個艱巨任務,畢竟國術本身就包含著着很多傳統思想。以形意拳為例,它的基本拳式:劈、崩、鑽、炮、橫,便是用五行命名。至於它的晉昇途徑,則是借道家的「煉精化氣」學說作台階。每當內家拳師描繪武學高深處時,亦往往都會用丹道語言加以潤飾。「先天真氣」、「金丹入腹」、「玲瓏透體」等宗教詞彙,便往往出現在老拳譜的總結處。
這種特殊的「操作方式」,許大程度是基於時代因素。始終古時對人體結構的剖釋有限,又沒有現代的運動科學作補充。要令習者明白拳術箇中的道理,並構建一個完整體系,惟有以拳師自身的感受出發,再輔以各類紮根中國的理論如中醫、哲學、道家學說等。可以說,這是傳統武術在歷史進程中,一個無可迴避的階段。
現在問題是:這個階段是否應該過去了?
打破國學的國術
時至今日,各類運動科學發展蓬勃,對人體工學的理解亦比過往清楚得多。更重要的是,國術已經卸去了各種民族包袱。習練國術者,實在無須要死抓着國學不放。就算真要套用傳統語言,也應該用現代的視角加以闡述,這樣才能達致繼往開來。
事實上,真正的國術,素來都是秉承這種思維路向。明清年間的經典武學著作,如《手臂錄》、《劍經》、《拳經捷要篇》等,雖然都在一定程度用上等玄學字樣,但卻在內文處點明清楚其中的搏擊內涵。例如陰陽,實則就是左架與右架、前手與後等組合的代名詞。至於民國年間的宗師,也不見得會如實遵從易理授拳。再以形意五行拳為例,若然真拿五行屬性較真,那劈拳(金)必定尅崩拳(木)、鑽拳(水)必定尅炮拳(火)。形意拳不就成了一個破綻大開、變化稀少的無聊拳術?足見在五行八卦之外,必有另外實在意義,否則這些拳法絕對不會成為武學經典,百年不衰。
結語
武術是一種會隨歷史演變的學問,國術也自不例外。的確,它會在某個時空郁固在自身的語言,但隨時間推移,它必須建立出一套更有效與世界溝通的方法。
無論如何,民族形式都不應該成為一種憑空胡謅的造神工具,更不可以借此來迴避國術在現代武術界上的責任,這相信是所有國術家都必須謹記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