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編周記|文化博物館展俄國皇家珍品 兵器看戰鬥民族「玩」什麼
大家好!我是編輯K,最近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一個有關十六至十八世紀的俄國皇室珍品展,當中有不少這時期的兵器真品,這次分享一下我的見聞。
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本年度重點展覽之一「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展期由即日起至8月29日。是次展覽展出一百七十組由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收藏的各類俄羅斯皇室珍品,例如權杖、聖物、馬具、武器、貢品、皇后佩戴的首飾及皇子的玩具等,闡述十六至十八世紀俄羅斯沙皇(俄國皇帝的稱呼)的加冕典禮、出行儀式、軍事權力、外交禮儀和宮廷生活,反映當時政治、宗教和文化環境如何締造俄羅斯君主皇權的威儀。
是次展覽展品涉及多件羅曼諾夫王朝時期的多件兵器、護具和馬鞍,當中不少帶有儀仗性質,或沙皇御用兵器品,以彰顯皇權軍事力量,重點展品包括陪伴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征戰沙場的「杰里科式帽」頭盔。編輯K所見,俄羅斯帝國雖然版圖橫跨歐亞,但在彼得大帝推行西化政策以前,俄羅斯文化上其實仍然受拜占庭及波斯(今天土耳其)等近東一帶影響,在這次展覽的部份展品中,便會見到深受土耳其伊斯坦堡風格影響的馬鞍,還有十七世紀滿洲風格的「滿洲帽子」,後者是當時統治蒙古西北和大部份西伯利亞南部地區的托輝特國王,透過其上師藏族喇嘛送給沙皇的禮物,見證俄羅斯和托輝特人建交。
當中一些儀仗式兵器,亦見證了近代軍事技術的演變,例如展覽內展顯了一個17世紀初期的俄國騎兵常用的戰錘。會用到鈍器戰錘,是因為從前鈍器作為「反甲」兵器,可以把力量隔著盔甲傳入身體,傷害對手。不過,後來火器在戰場上日漸普及,盔甲的作用日漸式微,而專打擊盔甲敵人的戰錘因為「無甲可打」,亦漸漸退下火線成為儀仗兵器。
【延伸閱讀】
【地獄劍擊】17世紀異種兵器劍鬥遊戲 忠實呈現史實歐洲武術技法
除此之外,戰鬥民族的君主,當然是要自小培養王子的武藝,然而十六至十八世紀開始踏入火器時代,王子除了要學刀劍外,亦要學火鎗。展覽中展示了阿列克謝王子小時候專用的小巧滑膛槍,據資料載火鐮上有大量因燧石和鋼件磨擦而成的刮痕,可見年幼王子已經真槍實彈去練習。展覽亦展示了克里姆林宮御作坊專門為王子製作的小型馬鞍和馬具,馬鞍中央是俄羅斯國徽皇冠雙頭鷹,前橋有獅子和獨角獸圖案,這種圖案只出現在沙皇馬鞍上,可見這馬具是突顯使用的主人是皇位繼承人。
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以下展覽詳情。
【展覽詳情】
「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專題展覽
日期:即日至8月29日
時間: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周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地點:沙田文林路一號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專題展覽館一、二及聚賢廳
收費:成人標準票$10、優惠票$5
展覽詳情:www.heritagemuseum.gov.hk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