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聯盟導演版|神奇女俠胸甲歷史原型 蝙蝠俠原來是武術大師
DC迷期待已久的《薩克薛達之正義聯盟》近日終於全球上架,大家可以再次一睹一眾英雄的英姿。武備志決定從武術角度入手,跟大家重溫一下「正義聯盟」成員跟武術之間的關係:蝙蝠俠原來也打MMA?神奇女俠的胸甲原型是?水行俠的三叉戟源自羅馬角鬥士?
原本由薩克薛達執導的《正義聯盟》原定在2017年11月中上映,然而在上映前約6個月傳來噩耗,導演薩克薛達因喪女而被迫退出電影的後期製作階段。於是華納兄弟立即找來《復仇者聯盟》首兩集的導演Joss Whedon接任,並容許他重新撰寫部份劇本及補拍部份鏡頭。
本文以武術角度入手,跟大家重溫一下「正義聯盟」成員跟武術之間的關係:蝙蝠俠原來也打MMA?神奇女俠的胸甲原型是?水行俠的三叉戟源自羅馬角鬥士?
▍蝙蝠俠原來也打MMA?
在這八十年漫長的生涯裡頭,蝙蝠俠的武術技巧亦出現了不少變化。再加上要將他描繪成採納百家的武術天才,因此很難將蝙蝠俠的武打風格劃一而論。但某些特定的元素,卻是貫穿着整個系列。其中最為明顯的一環,便是濃厚的「東方色彩」。
無論是那個版本的蝙蝠俠,只要牽涉到他求藝的情節,就少不免會提到他曾經流浪到東方國家,追隨「世外高人」習武。就算不直接觸及他早期的心路歷程,亦總能在敍事的過程之間,看到他跟東方武術的各種連繫。
例如在1993年的動畫電影《蝙蝠俠:鬼影之戰》(Batman: Mask of the Phantasm)中,便出現過一幕Bruce Wayne研習空手道的劇情。另外按照New 52的漫畫設定,Bruce亦曾經去到喜馬拉雅山山脈,拜入一個名為松田師範的日本武士門下,學習劍術以及各種瑜伽內煉之法。甚至在故事設於遙遠未來的《蝙蝠俠:未來任務》(Batman Beyond),當滿天都是飛行汽車之際,年邁的Bruce都依然是着令徒弟Terry McGinnis,去到老朋友Kairi Tanaga開設的神秘道場,學習日本武道。
在2015年的動畫電影《Batman vs. Robin》中,觀眾更可以看到不同中國武術的影子,如詠春、八極、醉拳等。雖然電影裡並沒有明言,蝙蝠俠是使用這些武術,但對一眾功夫電影迷來講,相信已經非常有共鳴。
這張畫作出現於2019年9月30日,在漫畫家Tom King的個人Twitter上,屬第81期《蝙蝠俠》(Batman)的先行預告,將於當月16號正式出版。除了一貫的頭罩之外,可以見到蝙蝠俠的造型與MMA選手相當類似。他赤裸上身、穿着緊身三角褲,手上戴著MMA常用的露指拳套,並且站在格鬥籠邊。如果足夠細心,還可以見到拳套上寫著「UEC」,明顯是要影射MMA賽事組織UFC。
雖然蝙蝠俠本人是初嘗MMA,但他的團隊成員其實一早就在這項格鬥運動留下足迹。蝙蝠家族的新成員、第二代「蝠翼(Batwing)」Lucas Fox,便曾經是職業MMA選手,當時他的參賽理由是為了挑戰自己。
Lucas乃蝙蝠俠科研顧問Lucius Fox的兒子,因此對比起家族內的其他成員,蝠翼的戰衣更具未來感,而他亦常以各類先進科技為蝙蝠俠助拳。
延伸閱讀:
▍神奇女俠的胸甲原型是?
在電影《神奇女俠》中,Gal Gadot單憑身上一件金屬胸甲(及超能力)便能安然無恙地穿梭戰場打遍無敵手。在不少流行電影或遊戲作品中,不時會見到女性角色身穿玲瓏浮突的金屬胸甲。到底這種「女子胸甲」真實存在嗎?而這種設計會否影響防護性能嗎?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真正出現過「胸罩型」的金屬胸甲。
比較接近的可能是希臘重裝步兵的上身胴體銅甲(Muscle cuirass)。它首先出現在古希臘晚期,並在公元前5世紀至4世紀廣泛傳播。最初它由青銅板錘打製成,後來亦出現水煮皮革版本。這些胸甲旨在模仿理想的人體形態,以滿足當時審美觀及作為「英勇」的身份象徵。它不單描繪了人體肌肉的線條,有些就連乳頭和肚臍等細節都被「忠實」呈現。
及至中世紀,板甲亦因為當代的審美觀而作出了相應設計。例如,板甲的「窄腰」設計,不只為了滿足功能需要,亦是為了反映當時「幼腰就是美」的潮流。而另一例子就是亨利八世盔甲中的「Cock Piece」,藉誇大襠部設計,以展示「男子氣概」。
或許因為這樣,現代人便以古代女性部落衣著,加上今日的審美觀念,創造出突出女性胸部線條的「胸罩型」的女子金屬胸甲。
若論其他樣式的女子金屬胸甲的話,歷史上只有聖女貞德(1420-1430)及英女王伊莉莎伯一世(1588年8月9日)曾被記載穿戴過「女子胸甲」,不過其胸甲都以一般形式出現,並沒有突顯「女性胸部」的胸甲出現。
延伸閱讀:
Gambeson布甲|中世紀戰場常見的裝甲 竟然是不起眼的布製大衣
▍水行俠的三叉戟源自羅馬角鬥士?
古人會以三叉而不是單頭長槍捕魚,沿於三叉的範圍較大,即使漁民不是很精準的插中游魚,三支叉的機率遠比單頭槍較高機率插中目標,捕得魚獲。而當用於兵器,槍只有單頭利刺,而叉有三頭利刺,攻擊範圍遠比槍的範圍大,對敵人也造成較大的創傷,擊中機率亦高。
及至古羅馬統治時代,皇帝經常舉辦血腥的角鬥競技比賽,其中網鬥士將三叉戟帶入觀眾眼簾。古羅馬角鬥士主要來源自奴隸、戰俘或逃犯,地位本已低微,而角鬥士多會扮演羅馬帝國曾遇過的敵人,例如追擊角鬥士(Secutor)會使用類似高盧士兵的重裝甲,配以短劍、匕首等。
不過其實亦有例外,這正是使用三叉戟,常與追擊角鬥士對戰的網鬥士。網鬥士是特別設計而成的虛構角色,並無歷史根據,而其戰鬥時會輕裝上陣,防具只有護臂(Manica)和護肩(Galerus),武器則使用手拋網(rete)配以三叉戟及匕首,只能依賴閃避和戰術對抗重型武裝的追擊鬥士。
由於網鬥士經常要迴避對手的攻擊,故被認定為角鬥士中最弱、地位最低,又不如其他角鬥士有頭盔、脛甲及護盾,因柔弱而遭認定為女性化,甚至在嚴格定義上,未配有 Gladius 短劍的網鬥士不能稱為角鬥士(Gladiator),網鬥士淪為角鬥士中的弱勢階級。
雖然網鬥士的護甲較少,但並不代表網鬥士在角鬥時會遭入劣勢。輕盈的網鬥士可以採取迴避戰術,保持距離引誘追擊角鬥士進攻,不過身負十餘公斤裝甲的追擊角鬥士要追上網鬥士絕不容易,期間網鬥士更可以三叉戟騷擾對手,迫使對手舉盾防守。
當對手疲倦後,網鬥士的手拋網是極佳武器,既能纏住對手,亦可以奪走對手的短劍或盾甲,網鬥士可進而使用三叉戟了結對手。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