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理心流】新選組名人用的劍術流派 竹刀加摔投寢技擊劍試合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假如熟知日本歷史,或者看過一些與幕末時期有關的動漫,應該對「天然理心流」不會感到陌生。因為新選組的近藤勇、沖田總司和土方歲三都是天然理心流的代表人物。
最近看到有短片介紹「天然理心流」的一些技術,除了有如劍道般的劍技,更有埋身摔投,甚至降服技的使用,非常吸引。當然這也引起一些疑問,例如「護甲的存在定位」問題。

天然理心流與新選組

「天然理心流」是近藤内蔵之助於寬政二年(1790年)創立的流派。 除了知道創立者是來自遠江之外,其他都未知。他到訪了不同地方,最終成為了鹿島新當流一員。雖然可以當上該流派的老師,但他還是離開了並創立了自己的門派。

當時日本的劍術也由「型稽古」,即一些對打套路,演變為著上護甲及使用竹刀自由對練,就類似現時的劍道。近藤内蔵之助也以這種新形式作教導的主要元素。

會叫「天然理心流」,其中一個說法是「不違反自然,把天當成榜樣,與大地融為一體,來達至劍理」;另一說法則是「以天然自然之理調和,臨機應變,對敵人的動作採取自然而然的反應」。「天然理心流」 技術內容包括劍術、居合術、柔術、棍法、氣合等等。現時把柔術與棒術都融於劍術中,並以劍術的方式傳承。

「天然理心流」之所以會如此有名,與其第四代宗家近藤勇有關。近藤勇為新選組局長,而新選組中13個核心成員中,有4人是天然理心流的習者,包括有名的沖田總司和土方歲三(另一位是井上源三郎),使此流派聲名大噪。「天然理心流」流傳至今已到第十代。

劍技與摔寢技

直觀而言,他們的裝備與劍道非常類近,但技術上就看到有很大差別。例如,劍道的有效打擊位置為面部(正面及額側)、小手部(如右手握劍在前,右手前臀是有效打擊部位。左手只有在比胸部高的位置,才成為有效的擊打的得分目標。)、胴部(兩側)及突部(面垂部位,即喉部)。而「天然理心流」的對練中,腳也是可攻擊的部位,而用劍的方式亦更「自由」。

之所以說「自由」,是「天然理心流」在對打時,會把竹刀當成協助使出摔技的「棒」,而且有大量的摔技和寢技:

在示範時也有展示大量反制持劍者的摔技,並配以小刀反擊的「小具足術」。「小具足術」就是指以脇差或短刀的技術,其實就是古流柔術的基本應用,因為古流柔術作為戰場技並不是空手跟人在地上打,其作用正是令使用者得到有利位置後,以短刀刺入盔甲之間的空隙(或者防止以上的事發生)。

最有趣的是,會有使用對方的護甲壓著對方的喉嚨作降服技,不論是「埋牆」還是「倒地」都有:

護甲的存在定位

雖然非常吸引,但仍是令人有些疑問。其中最大的問號,於上文亦有提到的這一招,「五行劍」及「大円劍」:

假如第一劍刺臉或者刺胸口得手的話,根本不用收劍再斬腳。這可以有兩個解釋,第一是比賽時規則有如劍道一樣,必須非常清晰擊中對方才算得分,所以假如第一擊擊中但不計分,也可以即時「抽身」再斬;第二個解釋,是模擬對方著了胸口護甲,刺中卻刺不穿,所以要再斬「補刀」。

第一個解釋為特定比賽技術,我們當然可以問為何這規則存在,可以是因為觀賞性或者一些武術理念(隨便說,例如「必須清晰才是好的劍技」),甚至是得分難度。劍道中,符合「氣劍體一」的劍道精神,方可得分。「氣劍體一」包括:充足的氣勢、適當正確的體姿、以正確的刃筋主行打擊、良好的殘心(警戒)等。而規則是否合理可以挑戰與懷疑。

第二個解釋也與其他技術連貫。上文中以護具作為降服技的技術,如非「比賽技術」,就是模擬對方著了胸口護甲才能使出的招式。但這個解釋則有其他問題,因為前一個示範「飛燕劍」就有擊中軀幹的技術:

也就是說,在「飛燕劍」的示範中,護甲是作為「比賽護具」而存在,是用來「被擊中計分」的。但在「五行劍」的示範中,護甲則是用以模擬打仗時士兵的護甲,是實際存在的「護具」,不是應該打的位置。

兵器比賽與拳腳比賽不同,在於被兵器擊中的話,就會敗陣。就算有我們編輯戲稱的「喪屍斬(afterblow / revenge blow)」(也就是被擊中後可以多打一擊的規則,用以模擬對方被斬中仍有餘力反擊,來訓練選手的殘心),「五行劍」刺中心口後,也應該進入纏抱,而非後退斬吧?

如此看來,作為規則存在是最合理解釋。只是,這個規則又在模擬什麼?又是否合理?當中的疑問仍然存在。但無論如何,就算並沒模擬什麼,只是純為比賽存在也好,這個規則仍是十分吸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