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系列】武狀元蘇乞兒:古代武舉考甚麼 會否舉牌寫無恥?
所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當日蘇察哈爾燦,就是為了搏得如霜姑娘一笑,而跑去考武舉,結果卻遭人揭發目不識丁,最後淪為乞丐。
究竟古代武舉會考甚麼?主考官會否舉著寫上「無恥」的分牌?
武舉與文人科舉一樣,創立於唐朝,而終於清朝(702-1901),在中國有一千多年歷史。唐宋武舉我們所知有限,元代並無設科舉,明代武官世襲,武舉開科已在較晚時期。而且明代武舉重文輕武,武生考很多筆試,殿試也在崇禎年間才有,因此我們便以清代為例談談武舉是怎麼。
清代在入關之初已有武舉開科,但清代本身有八旗兵力,所以武舉只為籠絡漢人,武舉雖然取士嚴謹,但滿人根本無心經營。
清代武舉曾要狂背書
說起考生資格,武舉早期只開放給漢人。在明代,考武舉的入學試(鄉試)者只限武臣官生和地方官員推薦人才。然而前者全為武臣弟子,後者亦多推舉名士之後,所以明代武舉根本限制一般普通百姓,而直到清代才正式開放給普通百姓。而滿人八旗子弟,清初自有一個獨立系統,既不屬科舉又不屬武舉,八旗子弟這獨立試既考文試亦考武藝,以保持八旗亦文亦武遺風。直到雍正年間,才開放武舉給予八旗子弟,並設立一定中舉名額。
清代武舉,考生要考到進士殊不容易。清代武舉,一如科舉,先考童試(明代沒有,合格者為武秀才),合格再依次考鄉試(合格者為武舉人)、會試(合格者為武進士),再由皇帝親試殿試。但是,單單是童試,已經包括縣試、府試、院試、歲試。每試三年開科一次,分外場和內場考試。
所謂外場考試,即考騎射、步射和技勇(一種考搬石次數和高度的體力試)。騎射三箭全中才可參加步射、步射射五箭中四箭才可考硬弓(考臂力的試),合格才再考舉刀舞花(刀也有分重量),再考舉石過膝者方及格。而內場考試要默寫武經,包括《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李靖問對》、《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對武生有一定文化水平要求。
不過,清代後期的武舉則變了有鼓勵考射箭舉重的傾向。例如嘉慶後增加於殿試前再考騎射步射和技勇,考生又要考體力搬重石,而文試亦只需默百餘字《武經》,武人終於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文筆上。雖然未至於全文盲,但及第的考生卻只重個人武藝(還要偏重射箭舉重),而卻缺乏領軍佈陣的能力,所以清代著名的領兵將才,甚少以武科出身。
政府資助交通津貼
鄉試三年一科,會試於鄉試第二年舉行,都是考騎射、步射,開引、舞刀、掇石試技勇。兩試合格標準一樣,騎射、步射都要射九箭,馬射中二箭、步射中三箭才合格。參加武會試的名額,由早年約200人一屆,到康熙以後定為100人左右,北方考生50名、南方考生50名,滿蒙漢軍8名。
到殿試親見天子,亦是考騎射、步射、技勇。一甲只有三名,亦叫狀元、榜眼、探花,賜武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武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武進士出身。清代對頭三甲把關極嚴,若無人合格可懸空,例如道光十八年一甲便只有郝光甲、佟攀梅二人。
清代對武舉考生有不錯待遇。例如會試落第者可赴兵部候選,一二等考生任營千總、三等任衛千總,此外考生又有政府資助入京盤費,落第者亦有回鄉交通津貼。
可是,清末西方入侵,傳統武術在船堅炮利下已多次被質疑不合時宜。洋務運動期間多次出現改革武舉建議,例如張之洞便建議武舉改考裝拆槍炮、體操及馬上鎗和步下刺、地雷水雷戰法等。
清代武舉人才輩出
而在八國聯軍後,清廷終在1901年放棄武舉(文人科舉也於1902年廢止)。但終清一代,武舉人才輩出,如康熙平准噶爾叛亂中最關鍵一役昭莫多戰役,論戰功第一總兵殷化成便為1670年武進士。
清代武舉的殿試,造就數年一次的武林大會,全國武術人才匯聚京師,朝廷亦吸納不少民間高手。例如康熙武探花楊炳為直隸(今河北)民間梅花拳名師,清末最後一名武狀元張三甲也是直隸世代務農的紅拳高手。(網上有寫他是「洪拳」高手,但張三甲為河北人,推論應以地理上較近,發源於陝西的「紅拳」才合理)。
而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周星馳所演蘇燦在武舉中分別要考步射、騎馬和舉石,其實於史實有所本(但並無電影中騎馬對打)。但當中蘇燦請代筆作弊考筆試,要寫軍防報陣策論,而史實清代武舉文試只是簡短的背默,電影情節則與清代史實不符。另外一點,清代武舉考生必須要略懂文墨,電影中蘇燦完全是個文盲,即使是旗人也無法報考武舉,所以要找人代筆。
至於「無恥」的分牌,當然是純屬搞笑啦。
參考書目:
顏井平《清代武舉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