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X武術:女子三人組教小朋友打出動感
七月中旬又是暑假開始,趁著漫長暑假讓小朋友舒展筋骨,動動身手,培養強健體魄,才不虛渡長假。《武備志》在這暑假會一連幾篇報道,介紹有關小朋友或走入校園的武術運動。這次受訪的武術舞蹈團,便將中國武術融入音樂舞蹈,增加學童學習趣味,讓他們打得一身好身手!
文、攝:賴家俊
創辦人之一BoBo是前香港武術青年隊成員。BoBo自幼學習中國舞和芭蕾舞,踏入小學開始習武,並於初中加入香港武術隊,以比賽套路、太極劍和太極槍項目參與多個國際及亞洲賽事。高中退役後向幼兒教育事業發展,期間認識習舞蹈多年的Kammy和Kwan,源於一次像《笑林足球》的點子爆發,大家說笑不如將舞蹈加入武術,最終三人合辦武術及舞蹈團,全職教授舞蹈和武術,並以比較強調剛強用力的Hip Hop 等音樂,融入小朋友武術套路中。
由創辦至今短短兩三年時間,幾位年青導師憑著起初的教學信念,已開辦恒常興趣班,並入校提供課外活動服務,帶領學童出賽,摸索出自己的教學蹊徑。
「舞蹈和武術看似是不同東西,舞者藉舞蹈來表達自己,武者卻以武術來控制自己。但它們仍有相通處,兩者都是講究動感、節奏和力量的運動。所以希望透過舞武混合,以注重節奏方式,讓小朋友學得開心。」
以遊戲音樂拍子增趣味
因應小朋友專注度有限,導師在設計課程時強調趣味和互動,透過遊戲和音樂拍子,跟小朋友熱身,推動他們學習動機。導師會以幾枚不同顏色的豆袋劃定位置或分組,學員遵從導師指示齊齊熱身,並有序排隊逐個打拳或耍兵器,再逐個接受導師專門而設的訓練。
導師們表示,幼童階段年齡間差異特別明顯,所以每班年齡要求都是重要考慮。暑期班都盡量要求以接近的年齡群為一組,這樣在教學和學習兩方才會事半功倍。而武術訓練與玩遊戲一樣講求規矩,小孩經過導師訓練後個個氣宇軒昂,可以做到分組練習,互相督促,除了學會基本舞蹈外,也懂得打刀槍劍棍,掌握兩種運動基本要求。
「在體能發展上,受訓練的小孩一般有較強肌力,例如紮馬步可以達一分鐘。而透過五步拳套路練習,讓他們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做到手到腳到,掌握定點和平衡。而最重要的是學習態度,武術教育教導要懂規矩,遵重指示,亦教導他們不可以以武凌人。相較其他運動,武術強調師兄師姐這輩份身份,對小朋友來說是身份認同,督促他們要自己照顧自己,做好榜樣,也有責任指導後輩。」
導師BoBo這兩年經歷兩個身份轉變,分別是由幼師轉型為教練,另一個是由武術運動員轉型為武教教練。
身份轉型感觸良多
對於從幼師到教練轉變,BoBo表示她仍在學習如何做教練,而這個身份轉變對她衝擊最大,當中尤以對小孩的方式:
「幼稚園教師要求對小朋友溫柔,在側邊觀察支持鼓勵;而做教練卻要決斷,雖然也會關愛學生,但教練不能顯示出來,要比幼師內歛、更嚴厲,才能激發學童堅持下去!教練見到有問題要馬上喝止,雖然這喝止未到責罵,但要讓學童感到入肉,而且要懂得激發他們的鬥志、鞭策他們努力,總之說話方式也有很大轉變。」
而由前武術運動員轉型為武術教練,則比相像中困難。BoBo表示,很多時帶學童們去比賽,他內心其實很想是自己落場。因為感覺上親身上陣才有信心由自己控制局面。現在她也告訴自己要放開些,小朋友比賽不一定有成績有收穫,但他們從學習和比賽中所經歷才是收穫。教練陪伴他們學習,鼓勵他們在心態上有正能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