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功夫人】心眼:通過經驗積累的預知能力?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早前讀者阿威在【男功夫人】的帖子上發問關於「心眼」的問題。雖然我們沒有找到比較學術的研究和結論,或者很難直接回答讀者的問題,但編輯部還是作出了激烈的討論,在此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當時討論過什麼,也歡迎大家分享己見。

問題

首先重溫一下讀者阿威的問題,因為他給出了好幾個例子與意見以供討論:

你好,我是阿威,學習空手道已經8年了,流派是松濤館流。我本身一直有個疑惑,就是在武道的修行當中到底有沒有像是「氣息」的感知,「心眼」這類能力的存在?一個學武的人有沒有可能修煉到像盲劍客那樣不用視覺就能洞悉周遭的事物?
我詢問過我的教練,他表示這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打型可以不用眼睛,但是對打,組手是絕無可能。但是當我詢問另一位有在修煉沖繩剛柔流的師兄時,他表示這是可能的,剛柔流里有類似詠春黐手那樣的鍛煉方式,用來感知對手身體力量的運行,發勁的動向,這長期練習的結果可以做到不用肉眼便能知道對方會如何出招,但是前提必須要觸碰到對方的身體才能進行感知。
此外我在《箭術與禪心》這本書裡也看到類似的舉例,作者曾在書中提及不依賴視覺卻能讓箭命中把心的例子,同時他也還提到一名劍道大師可以在「看不見的情況下防禦住敵人的偷襲」。我想請問武備志在這方面有沒有相關的研究,以解我多年習武以來的困惑。

心眼的定義

由問題看來,「心眼」確實有不同的定義及「層次」。這兒使用「層次」,並非指「幾層功力」那種武俠小說的論述,而是對「心眼」這個定義有多嚴格。

一種是「氣息的感知」,大概是指「感覺到殺氣」那種「第六感」;另一種是「不用視覺就能洞悉周遭的事物」。定義上,明顯前者更為嚴格,更難達成。

經我們討論後,還有一種能力也會被叫作「心眼」,那是一種通過經驗積累和總結而來的預知能力,甚至感在意識到對方的動作前,身體已因為某種經驗而作出反射動作做回應。這在搏擊及其他運動中也有出現,並不算是天方夜譚。

先把第一種叫作「第六感心眼」,第二種叫作「非視覺心眼」,而第三種叫作「經驗心眼」。依我們來看,「非視覺心眼」最易達成,然後是「經驗心眼」,最難是「第六感心眼」,而且我們甚至懷疑「第六感心眼」的定義究竟是否合理。

「非視覺心眼」

「非視覺心眼」,其實常常出現,中國的很多南方武術都有近身黐手的訓練,就如讀者阿威的師兄所說,剛柔流也有「餅身手(muchimi-di)」這種黐手的技法。畢竟鶴拳與剛柔流甚具淵源,部分人更稱鶴拳為空手道的「母拳」,有類近技術與訓練絕不出奇。

而且,對視覺依賴較低的技術與一直都在:大概絕大多數的摔技都可以蒙眼使用。如果大家有訓練摔技,也知道感受自己和對方的重心移動是摔技的基本,而這種感受跟視覺的關係極低。盲人柔道(Paralympic Judo)是殘奧會的正式項目,當中的參加者都是視障人士,但這也不阻礙他們使用摔技。

依靠打擊技或觸碰去感受對方的重心,從而作出牽制和反擊,也並非奇聞。有說Conor McGregor的右手常常伸出去,觸碰對方的肩和鎖骨,除了是擋著對手,不讓他纏抱的屏障,同時也是感知對方打擊還是下潛的第一感應器。

但是,這種對「心眼」的定義,有點太簡單,因為這只是把對視覺的依賴,轉為對觸覺的依賴。

「經驗心眼」

因此「經驗心眼」應該更符合普通人對「心眼」的定義。通過經驗積累和總結,在搏擊時得知對方的下一步,從而作出反擊,其實是每一個研習者都在訓練的事。

而且很多時候,選手會先作出某一個行為,減少對方可以做的動作,令自己能作出更準確的預測和反擊。例如擅用前腳的選手側身而站,減少對方攻擊自己身體的可能,同時方便自己用前腳反擊。又例如巴柔選手Alex Magala,他以極奇怪的蹲法,伸出腳的站姿去引誘對方抓自己的腳,同時把對方的攻擊限制在數個選項上,那他就很容易作出反擊。
 

另一種「經驗心眼」,則更難習得。劍道中有「三先」之說,「後之先」、「先之先」及「先先之先」。簡單說,「後之先」是對方先打,我作出反應再反擊;「先之先」是對方先打,我在他擊中前出手,我先擊中他,後發先至;「先先之先」則是察覺對方想攻擊,先於他的攻擊,搶先擊中對手。

最後的「先先之先」,因為先察覺對方想攻擊而先攻,挺有「感覺到殺氣」的味道。但其實這也不算是什麼神怪的事。相信大家在搏擊訓練時也有感受過,對方的節奏和呼吸突然有異樣,所以先作攻擊。甚至有時自己未意識到有異樣,但感覺來到後身體就已經先作出行動。這都來源於多次的訓練及經驗積累,不過能否常常做到,當然也跟天份有關。

「不依賴視覺卻能讓箭命中把心」其實很有可能,但未知是否能算是「心眼」。射箭當然要靠視力,但動作的準確度對於命中目標更為重要,尤其是一些比較傳統,沒有瞄準器的弓箭,而在射擊移動物時尤甚。

我們其中一位編輯過去是那種室內射箭遊戲的教練,他也試過跟人玩「射移動靶」遊戲(就像奧運射飛靶那種)。當然這種射箭遊戲跟射真箭差很遠,但按他那說,預測那靶飛行的軌跡當然靠視力,不過肯定不是「看到了!」然後才放箭,更多是感覺到「會中」時就會放箭。這除了要預測軌跡,也要熟悉自己的箭速才能做到,所以說到底也是經驗所致。

「第六感心眼」

我們不排除這種「第六感」的可能,但更多時候很難排除「五感」去證明這種「心眼」。那種「感覺到那個人想攻擊我」,可能是來自他的步姿、身體姿態、聲音甚至是氣味,同時排除這一切來證明這種「第六感」難度太高了,因為就算盲劍客也要聽聲音呀。

在對方偷襲時,不是因為聲音或氣味,而是直接「感覺到殺氣」並反擊的「心眼」,有點像蜘蛛俠的「蜘蛛感應」,條件很複雜。例如這種「感覺」不能亂出現,而每次出現時那個威脅都要是「真實的」,不然的話這種感受更像是被害妄想。

另外是就算有這種感受後,身體都要能適當的防禦,而且要防禦成功,不然這種「心眼」有也沒有用。

不過,警惕自己,時常察覺四周,是大多數習武者被教導的事,大概也算是這種「第六感心眼」的最基本版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