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習武系列:幼園生齊練武 從遊戲中尊重規則
不知道大家認為什麼年紀開始學武最為合適呢?
小記最近拜訪一所有讓學童學習武術的幼園,一位只有兩歲的小師妹,因為專注和夠定力,一個人就帶起了整個團體的學習氣氛,讓其他年長幾歲的師兄姐也要做好榜樣,專心聽從老師指示,真的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文、攝:賴家俊
在幼稚園學習階段,活動和遊戲學習相對於中小學課程,是更重要一環。因此除了日常習字和基礎數學學習外,學童應主力透過遊戲活動,學習其他不同技能和社交禮儀。
而武術可能就是其中一個好方法!
這次受訪幼稚園在開校時,在建校時空間設計上針對不同活動而留有相應空間和設施。學校設有多種不同運動給學童於周一至六學習,當中有三種涉及武術元素運動,分別是舞獅、跆拳和劍擊。
而在眾多武術活動中選了這三個,念蘅幼稚園貓貓校監Catherine表示這三項活動均涉及具體技能,希望給2-5歲學童能得發展。亦希望透過這三種來自不同國家的武術運動,讓學童初步認識當地文化。
劍擊:學童學懂點到即止
對很多家長來說,武術可能給聯想到打人,教幼童好像不好。但Catherine表示武術運動背後有很多禮儀和尊重規則教育卻是小孩成長不可欠缺。
「劍擊運動本來是來自歐洲貴族的運動,很講究禮儀,師生和學員間要敬禮。而且這門運動講求點到即止,當劍尖觸到某位置得分,大家便分開再來,不論攻守都講求禮儀風度!更重要的,是相對於球類活動學童日常在家可容易接觸,一枝長的膠劍他們生活上很少能碰到(學童先習花劍),而他們若要有效控制這道具,便要考他們步法和身法,練習他們四肢同時協調。」
跆拳:原則性指示有助學童學習
而開辦跆拳,當初校方想選一門在香港較普及易見的武術運動,而經過一輪與家長溝通後亦先以跆拳為引入點。
「當時曾考慮開跆拳、柔道和空手道這些較普及運動,但也要考慮能否找到適合師資。而柔道涉及受身(編案:摔倒落地時保護自己的方法),可是香港很多家長害怕小朋友『跌』,認為他們年紀不適合跌所以抗拒。其實就好像學滑雪一樣,有些運動應該要學習怎樣跌倒起身,才能學習下去。例如曾見過幼童攀石活動(編案:幼園攀石牆約一米高,地下有厚墊),學童不懂怎跌而錯將身子前傾,反而弄到臉。」Catherine表示上述技巧對學童健全成長來說不可欠缺,但也要顧及家長感受,所以先從跆拳入手慢慢讓家長接受。
Catherine亦以學習音樂教育為比喻,小孩學琴較學小提琴易入門。因為學琴你按一個鍵便出一個音,學童較易掌握,反而學小提琴要他準確拉好弦才能出某個音,相對是較高階要求。而跆拳涉及道具少,亦著重原則性指示,是十分適合幾歲學童學習。
而小記觀察了幾位上跆拳道班的學員,當中最萌一位小妹妹只有兩歲,反而是全場最專注,最遵從教練指示學習,反而帶動氣氛,讓眾學兄學姐也要專心學習。
而舞獅班對家長來說不是太受歡迎項目,但Catherine表示這運動講求不同崗位合作和音樂感,對學童來說舞獅有音樂好像玩。相對劍擊和跆拳要注重原則性指示教學,舞獅正好給予平衡,因此堅持開辦。
武術:有別於課室的紀律
Catherine 表示「幼園老師大多數是女性,在課室教學童紀律時有點像家中媽媽一樣。而運動教練則不同,給予簡單直接指令,震奮人心高呼叫學童舉手起腳,是另一種紀律要求,若果由課室老師這麼做,這班孩子會暗暗竊笑。反而穿上制服,教練要他們集隊,出拳起腳,舉左手拳右手,這份豪氣他們會更遵從,這兩種紀律訓練對學童來說也應該要有。」
紀律以外,遵守指示是另一樣希望學童在武術中學習的元素。不同於詩歌朗誦可以有較大個人演繹,任何一門運動,它最基本的技巧都有指定要求可遵從,學童若不跟這要求雖然也能打到,但一定不是最好。
Catherine舉例,玩劍擊學童不肯用劍要用腳可以嗎?那他要明白他不跟遊戲規則便不能夠玩,在群體中個人不可以喜歡怎樣便怎樣。在一些指定規則中,學童不能任性爭吵,他們要遵從規則,應晉級時晉級,應退下時退下。
你要享受遊戲樂趣,請先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Catherine希望在學生學習武術或其他運動時,不應「包拗頸」,但也不是盲目聽從師長指示。學生要明白到跟從老師指示,大家才能繼續愉快去玩這遊戲。對於一些動作,學生也要明白學習的原因,例如不學好、沒有基本功的話,便做不到下一個動作。
讓他們明白遵從規則背後目的和含義,這才是從武術運動中最想他們學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