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飛刀】外形獨特、形狀多變的投擲兵器
武備志一直以來介紹了不少世界各地的獨特兵器,但是若論外型最為奇特、用法最為意想不到的,可能便是今次介紹的「三尖八角」兵器。究竟它是匕首?鐮刀?手戟?還是短戈?(封面圖片來自:http://bit.ly/2vsIcEs)
投擲兵器在人類兵器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彌補了遠程兵器(弓、弩、投石等)及白刃兵器之間的中距離攻擊,在短兵相接前利用投擲兵器削弱敵方陣勢。所向披靡的古羅馬軍隊中,便配備大量的標槍,並以此擊潰無數對手。
若提起投擲兵器的話,除了最常見的普通標槍外,可能會想起日本忍者的手裏劍、澳洲原住民的迴力鏢、印度的Chakram(環刃),還是舊石器時代的擲矛器?但應該不會想到這種外形獨特、形狀多變的——非洲飛刀。
非洲飛刀在英語有"Kpinga”、”Shongo”、"Munga Hunga"等稱呼,在非洲不同地區、不同部落均有各自的飛刀形狀。但總括而言,它們都是具有多於一片刀刃,並具有彎曲刃鋒設計的飛刀。
非洲飛刀的來源︰
一般意見認為非洲飛刀是來自於投擲木棒,即是作為兵器使用的特制木棒,流行於古代非洲,木制迴力鏢便是其中一種。然而,這種說法亦有所爭議,因為在一些地區發現投擲棒與非洲飛刀同時被使用。
此外,非洲飛刀的地理起源亦存在爭議︰一些說法指它起源自中非國家查德(位於利比亞以南,蘇丹以西)西南,沙里巴吉爾米區的查德湖以南地區,或是在姆博穆河及烏班吉河流域交界。另一種說法指出,非洲飛刀是從非洲北部向南傳播,由北方簡單的形狀發展成南方較為複雜的形狀。但是,有專家指出從技術上而言,北方飛刀類型的生產技術並不比南方類型容易。所以「從北向南」的說法仍有待商榷。
非洲飛刀的形制︰
非洲飛刀最與別不同的,莫過於其獨特多變的「三葉/多葉刃」設計。不同地區有不同形式的鑄造技術及外形。因此,英國的埃及學家和民族學家Ernest Seymour Thomas便提出了18種飛刀形式,而比利時非洲藝術收藏家和貿易商專家Marc Leopold Felix則從拉丁字母(F,Z,E,Y,I)中衍生出五種基本的飛刀形式。可是,這樣仍未能完整包涵所有飛刀形式。
普遍而言,非洲北部地區的飛刀刀身較長,葉片較少,流行於蘇丹、尼日利亞和查德地區,形狀和加工較南方簡易。非洲南部的飛刀體積較小,有幾個較大的葉片,葉片呈翼或皇冠狀,流行於從喀麥隆到白尼羅河間的地區。
大致上,飛刀在刀身上有幾個刀片,在手柄附近會有橫向的刀刃。一般飛刀的總重量為300至500克,武器的所有部分(刀身、刀片、手柄)都是扁平的。較大的北方「F型」最厚處可能超過5毫米,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飛刀會厚達4毫米。南部的「翼狀」飛刀類型則較薄,通常只厚2至3毫米,一面扁平,一面凸起,橫截面呈三角形、梯形或向內彎曲形。武器的材料通常是鐵或鋼,但有完全由銅或黃銅製成的罕見標本。
用法及功能︰
非洲飛刀跟許多古代兵器一樣,既具有實際的作戰功能,亦具有身份地位象徵的宗教功能。
由於製作成本高,所以非洲飛刀並不像木製投矛般廣泛應用在部位衝突之中,通常在緊要關頭才會使出。以阿贊德戰士為例,他們會把飛刀收藏在又大又長的盾牌之中,這些盾牌的裡面有掛著二到四把非洲飛刀。在其他部族中,他們會把飛刀掛在腰帶或背上。
飛刀之所以具有多葉刀刃,主要是為了増加以刀刃命中的機會率。另外,飛刀是以特定的方式被拋出,以加強殺傷力。第一種方式是像鏢槍般從肩膀由上而下擲出,或從腳旁由下而上擲出,這樣飛刀會垂直旋轉飛向對手,可是這種擲法較易被對方的長盾擋住。第二種方式是在膝蓋高度水平擲出,令飛刀橫向旋轉飛向對手腿部。尤其在硬地使用橫向擲法時,飛刀有機會像跳石一般在地上跳彈,令對方更難躲開。
在Deadliest Warrior The Game中,重現了阿贊德戰士擲出飛刀的一刻。(影片擷取自:YouTube)
除此以外,非洲飛刀在許多情況下,是作為權力、財富、社會地位或男性氣質的地位象徵。 在一些社會中,飛刀仍然被認為是傳統男性服裝的一部分。在傳統舞蹈中,飛刀作為器具扮演的另一個重要角色,男子在舞蹈中以此展示他們的戰爭和狩獵技能。在某些文化中,飛刀是代表求雨舞中的閃電。在另一方面,飛刀亦作為神聖的儀式對象的崇拜,例如作為一種防禦魔法,它們被放入田地以保護莊稼。亦可以對著飛刀發誓,詛咒違約者會被閃電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