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失求諸野―― 北美的中華射藝特訓營
記「中國傳統射藝2018年中美技術交流」系列(一)
作者:思歪
經武備志團隊編輯
究竟修習中華傳統射藝會學什麼?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要找個能請教這個問題的人恐怕並不容易。雖然香港玩射箭運動的人為數不少,此外亦有一班日本弓道的愛好者,但中華射藝仍屬冷門活動。中華傳統射藝自清代後幾乎失傳。雖然在中國近年著力對內塑造民族認同、對外文化推廣作為軟實力的國策下,中華射藝像儒學、漢服等文化傳統在國內重新受到注意,不過正所謂「禮失求諸野」,會對中國傳統技藝感興趣、繼而鑽研的人,卻不一定在中國。
2018年4月,在中華射藝的研究先驅謝肅方老師(Stephen Selby)的穿針引線下,五位在美國研究和推廣中華與亞洲傳統射藝的專家來到成都、西安、廣州和香港作巡迴交流。他們是Jaap Koppedrayer 、Kay Koppedrayer 、馬騰Justin Ma 、田杰Tien Jie (未有出席香港站活動)和Duke Bhuphaibool 。
剛剛修畢中華射藝初階課程的筆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機會,參加了香港站的講座。約三小時的講座於4月23日晚上假金信射箭中心舉行,英語演講,謝肅方老師擔任粵語傳繹。講題大致上涵蓋三方面:
1. 如何教--Chinese Archery Program
2. 如何造--傳統層壓竹弓的製作示範
3. 如何射--明代高穎武射法講解示範
本篇會分享「如何教」--Chinese Archery Program 。此節主要由Kay Koppedrayer 和Justin Ma 講解。
講者介紹
Kay Koppedrayer
加拿大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宗教文化系退休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射箭歷史、東亞射箭禮儀)、美國傳統射箭雜誌Primitive Archery Magazine 副编輯、國際騎射大賽Dodge Intermational Horseback Archery Festival 創辦者。修習日本日置流尾州竹林派弓道。於各傳統射箭刊物發表了五十多篇文章,著作有Kay's Thumbring Book 、Flight Archery, Where Distance is What Matters 、Making Bamboo Arrows (與Jaap Koppedrayer合著)。
至於Justin Ma的介紹請容筆者留到另一篇。
北美的射箭活動
Kay 先簡介了射箭活動在美國的概況。美國當地進行的射箭活動類型相當廣泛,除了定距標靶的運動射箭(target archery),也有立體標靶的原野射箭(field archery)、騎射、弓箭狩獵、射藝歷史重演(historical re-enactment)、美洲原住民傳統射藝,此外還有其他海外民族的傳統射箭,例如日本弓道、中華射藝。
眾多射箭活動當中,有些例如騎射、原住民的射藝傳統,參與人數相對穩定。但有些就呈下降趨勢,例如一度相當流行的弓箭狩獵,似乎未能吸引年青的電玩世代。另外有些新興的射箭活動漸受歡迎,例如中華射藝。原因有四:
1. 華裔移民的尋根需要,希望藉此與祖國文化建立聯繫
2. 歷史學家希望透過射藝活動研究其所承載的人文、科技、軍事等方面的歷史
3. 習武者以此作為一種系統性的武術訓練
4. 好玩!
Chinese Archery Program
然後Kay 和Justin 開始介紹他們籌辦的Chinese Archery Program 。這是每年一度、為期三天的中華射藝特訓營。營地位於美國喬治亞州Odum 的Koppedrayer 家的竹園,其射箭場能設置的靶距由28公尺到最遠120公尺(注:世界箭聯標靶賽制最遠距離為90公尺)。特訓營希望透過三天的密集式訓練,學員和導師一同學習、一同吃喝、一同玩樂,從而建立情誼,形成社群。每日的課表大致如下:
1. 早膳
2. 晨間冥想
3. 射術訓練 (三小時)
4. 午膳
5. 研討講座
6. 射術訓練(三小時)
7. 自由練習 或 射箭遊戲/競賽
8. 晚膳
9. 研討講座
10. 聯誼
開幕式、閉幕式
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會有開幕式和閉幕式,由Justin、Duke和田杰進行同步禮射,亦藉此向學員示範預期的學習成果。另外,每朝早Kay 和Jaap 會以日本弓道的方式晨射來開始一日的集訓。(日本弓道不在課程之內)
晨間冥想
每朝早學員先藉着打坐、行禪來寧神定思,然後才開始一天的射箭訓練。(Kay 笑說逃課的話會被罰洗碗碟。)(筆者注:訓練營報名表上真的這樣寫!)
藁砧練習
「藁砧」是古代一種用稻草蓆卷製成的箭靶。訓練營會以僅三公尺遠的草靶讓學員進行近距離射箭練習。如此近距離練習可以令學員不被瞄準分散注意力,而能夠專注於自己射姿上。
比賽
提升學習動機的一個好方法是比賽。形式和運動射箭相似,只是落敗了要被罰坐無影凳鍛鍊一下下盤功夫。
同步習射
學員分組站於禮台上,跟隨鼓聲節奏進行同步射箭。期間學員不可望向同學,藉此訓練學員的感官和對時間、空間、週遭環境與人的覺察,亦為簡易射禮作準備。
簡易禮射
在古代中國有射禮,是各式大小儀典禮節中重要的一環,承載着射箭的文化意涵。訓練營按史料重構出一個簡化版的射禮,學員會分成龍、虎兩隊,每回合各派一名射手上台比試。首輪比試只要求中靶,而次輪則要求必須跟隨音樂節奏射箭中靶才算得分。比試後,勝者會按儒家傳統向負者敬酒,體現「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第三(七))。
研討講座
在午間和每日訓練後會有研討講座,講授中華射法的技術理論、射藝的歷史和文化知識。
聯誼
完成一天的課業後,不會有教官催促你上牀就寢,學員和導師會聚在一起吃喝聊天,來自不同背景的射藝愛好者們互相認識,交流心得。
Chinese Archery Program 以非牟利形式營辦,經費來自參加者的學費,主要用於參加者的膳食、器材與場地的維護。交通和住宿由參加者自行安排。特訓營自2013年起舉辦至今已歷六屆,參加人數由首屆的9人,增加到最近一屆的40人。學員除了來自美國各州份,還有來自加拿大、瑞士、澳洲等世界各地。有些學員亦有修習其他民族的傳統射藝,而部分早期學員現已成為導師。訓練營一方面將中華射藝推廣到世界,另一方面促進了各種傳統射藝的交流,無分國藉的中華射藝愛好者社群正逐漸成長。
Chinese Archery Program 宣傳片
希望本篇分享能為香港有志傳承中華射藝的愛好者,拓闊教與學的想像,令修習中華傳統射藝成為更有趣的體驗。
更多資料: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武備志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