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苗刀:是倭刀?還是別樹一幟的雙手刀?
此前【武備志】曾經介紹過中日之間的雙手刀歷史,這種曾經在明代轟動一時兵刃,因為不適合騎兵作戰而在清代沒落。可是明代軍隊在江浙等地的流散,卻使得雙手刀劍繼續得以在民間傳承下來,並在民國年間以另一種形式再次發光發熱。它就是今天的主題——苗刀。
究竟苗刀出自何處?它與明代倭刀是否同一回事?跟河北通臂拳一脈又有甚麼關係?
名稱爭議
有關苗刀的起源眾說紛紜,部分人按字面意思,猜度苗刀為苗族所用之刀。事實上,雲南地區確實有一種「苗族尖刀」,但刀身只長一尺二、屬匕首類兵刃,與刀身狹長的「苗刀」大相徑庭。
有人則認為苗刀實指用苗山之鐵鑄造的寶刀,而苗山即是今天浙江的會稽山,乃明代抗倭軍隊的重要駐札地。大底這些將士被徵調到其他地方後,就以曾經居住過的苗山命名軍中佩刀及刀法。這亦解釋了為何苗刀會與明軍的倭刀如斯相似。
此說自有其歷史基礎,苗刀也確實跟倭刀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點將在下文補充),但要證明苗刀就是來自浙江苗山,則似乎需要進一步論證。所以現時學界較為信服的一種說法,實出自近代著名的直系軍閥曹錕(1862-1938),正是他將這種雙手刀法定名為苗刀,並重新在軍中發揚光大。
由苗刀營到中央國術館
1921年前後,時任直魯豫巡閱使的曹錕正在河北保定練兵。為了提高兵士的埋身格鬥能力,他特意設立了一個「武術營」,並派遣靜海人劉干臣邀請同鄉劉玉春及任向榮到軍中教授雙手刀法。劉、任二人本是獨流臂拳傳人,此外亦精通太祖拳法。把時間推前到清光緒十六年(1891年),兩人在河北吳橋遇上當地武術名家謝玉堂,他們用太祖拳的「單提腿」換得了對方秘傳之八趟苗刀。從此,苗刀就成為了獨流通臂拳內的其中一種兵器技法。
曹錕為免此刀與日本刀扯上關係,又不想將之跟一般的單刀混浠,便取其刀身修長如麥苗的特徵,把它正式定名為「苗刀」,而「武術營」則更名為「苗刀營」。由於其時軍政界與武術界互連一線,苗很快又成為了武術界的研究課題。
1928年,中央國術館成立,館長張之江提議將苗刀設為學員的學練項目。於是在館內任職的馬英圖(1889—1956,八極、劈掛名家)及郭長生(1896—1967,劉玉春之徒)便參照古譜,在獨流苗刀的基礎上揉合通臂拳步法,創編出二路苗刀。後來郭長生的傳人郭瑞祥更在河北滄州,創編了花法更為豐富的三路苗刀,進一步發展了苗刀技法。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當選總統一年的曹錕趕下台。劉玉春、任向榮遂回到家鄉獨流,各操舊業、傳授通臂武藝。其中任向榮根據自己體會,將前八趟和後八趟苗刀的技法化繁為簡,最終整合為苗刀十二趟。而劉玉春則以點擊餵招的方法,將自己的苗刀體系傳予後學。今天流傳的大部分苗刀技法,便是源出自兩人之手。
苗刀與倭刀
回到文首提到的問題:從上述大段歷史資料中可見,現時流行的苗刀技法都是出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哪它與明代倭刀之間的關係究竟是甚麼?又是否同樣可以上溯到一海之隔的日本刀?
按照現時獨流通臂拳的門人介紹,苗刀刀身長三尺三寸八分,刀靶則為一尺二寸。而程宗猷《單刀法選》內所載的倭刀樣式,則為「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兩者的長度基本相若(扣除明制與今制差異,兩者誤差率亦只在一寸左右)。最大不同處是苗刀刀背筆直,僅尖端六寸長的部分略上翹起,倭刀則整個前端刀身都微微彎起。然而,亦有些苗刀款式是前端刀身整段起彎。所以從結構上講,兩者的確極為相似。
另外在打法上,劉玉春等人最初所練的一路苗刀,與《單刀法選》的技法可謂一脈相承。至於前文提到過的二路苗刀,雖然跟《單刀法選》差別較大,但主要刀勢依然一致。國內著名武術史學者馬明達教授便認為,「晚清河北省黃、謝兩支雙手刀法的源頭都可能來自程氏,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劉雲峰』(劉雲峰便為程宗猷的師傅)」
綜合這些跡象,苗刀確實大有可能是承傳自明代的倭刀術,自然亦不能輕易否定其與日本刀之間的關係。馬明達更曾指出,「苗刀」之名實乃「淺人」所定,把苗刀的本質完全掩蓋了。當然,要真正釐清苗刀的歷史脈絡,還需要大量史料考據。
例如,跟日本「打刀」及「太刀」樣式相比,以現時的苗刀樣式來看,日本刀其刀靶就明顯比苗刀短,刀身的弧度亦比較大(尤其居合刀):
可以想像,打刀等的運使速度較快,亦可以用雙手或單手握持。而其攻擊幅度則較小,也不會做太多翻轉動作;苗刀則重量較大,基本都是用雙手握持。而因為刀靶較長,可以像舞棍般打出幅度頗大的刀圈:
(後人模疑的苗刀刀法,有很多翻花、旋轉的動作,而這點正是由刀靶賦予)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或許是《單刀法選》裡的倭刀,本就與打刀或太刀不同。又或是隨著時代演變,令今天兩者間的差異愈來愈明顯。誠然居合刀的樣式可以隨習者而變,故亦有刀靶非常長的打刀,本文只嘗試以今天常見的款式作楔子。畢竟要為兩者的關係完全定調,實在是言之尚早。
主要參考資料:
楊祥全。2013。《津門武術》。中國內地: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此網站介紹了不同日本刀的基本結構,讀者可以進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