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甲冑——皮甲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秦兵馬俑的石甲冑 (From: Getty Images / Credit: Michael Loccisano)

甲冑是戰場上保護將士的重要防具,而皮甲因為造價低廉、易於製造的原因,還有着輕便、質地堅韌的優點,所以皮甲在中國歷史的不少朝代都有着它們的痕跡,武備志將會為大家介紹這種基本而實用的皮甲。

由於皮甲會天然降解,所以歷史上留存下來的皮甲較鐵甲為少,但據考證皮甲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而商朝的出土文物中已經有皮甲的存在。出土皮甲殘片的最大直徑達40厘米,所以可以分析當時的士兵應是以前後兩片大皮革組成的皮甲,由於皮革的面積太大,而彈性較小,所以這種皮甲只能防護胸腹的要害,未能保護雙臂和下半身,相信這是由於當時的製作工藝未精,未能製作小片拼合的皮甲。

到了周朝時期,中國的皮甲亦有了很大的進步,對皮甲的製作亦有了規範。

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凡為甲,必先為容然後制革。權其上旅與其下旅,而重若一。以其長為之圍。凡甲,鍛不摯則不堅,已敝則橈。凡察革之道:視其鉆空,欲其惌也;視其里,欲其易也;視其朕,欲其直也;橐之,欲其約也;舉而視之,欲其豐也;衣之,欲其無齘也。視其鉆空而惌,則革堅也。視其里而易,則材更也。視其朕而直,則制善也。橐之而約,則周也。舉之而豐,則明也。衣之無齘,則變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

在周朝的皮甲會使用犀牛皮或兕皮,而製作的方法亦已經有所進步,由商朝時大塊的皮革轉為使用小片皮革再加以縫接,這種由片狀甲材排列而製成的札甲自周朝已經出現,札甲在存放方面較為容易,可以接起來存放,對於行軍有所幫助;而且周朝札甲有分為上旅和下旅兩部分,加強了皮甲的防禦範圍,對於將士的保護更佳。

到了春秋戰國,鐵器開始興起,不過此時皮甲仍然佔有重要地位。皮甲對於防禦青銅兵器有着不俗的效用,加上皮甲遠較青銅甲輕便,質地結實而不會破裂,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乃有採用皮甲,而皮甲技術亦已經甚為成熟,皮甲甲片有多種樣式,對應多達數十種模具,更加有護頸的「盆領」、護肩的「披膊」等配件。

至於秦朝軍隊所使用的甲冑材料,不少學者仍然為還原兵馬俑秦甲而議論不斷,不過基於當時歷史背景下的裝備多為皮甲,而從兵馬俑出土的青銅兵器,有理由相信當時秦軍仍會採用能有效防禦青銅兵器的皮甲為主,鐵甲可能只是小部分將領的專用裝備,本文就先假定秦朝使用的甲冑為皮甲。

現代有人測試過皮甲的防禦力,92磅至110磅的弓從15碼射箭測試,未能完全射穿厚12mm的雙重皮革:

左:着甲步兵俑;右:跪射弩手俑(From: Pixabay / Credit: PatricioHurtado)

秦朝對於皮甲已經有相當規模,會按軍階和兵種有不同的皮甲,例如步兵和弩手俑有披膊,而騎兵俑為了便於馬上作戰而無披膊,而軍吏俑亦會因應軍階而使用不同的皮甲,皮甲的甲片變得精小,將士的動作可以更為靈活,可見皮甲已經甚為成熟。

雖然皮革有彈性,防禦鈍器的效果不俗,不過當對上精良的利器則不太理想,所以到了兩漢期間,皮甲的使用已經漸漸減少,亦有人嘗試用戰斧和伐木斧測試皮革的防禦力:

可以看到,在精良的利器面前,皮甲的防禦能力大大下降,所以當兩漢時期以降,鐵器更為成熟時,皮甲已經退下主流地位,不過仍在軍中使用,例如《隋書》載有「朱犀甲」、「玄犀甲」,唐代《六典》規定唐軍有皮甲,及至宋朝,宋軍的制式甲冑由鐵、皮、紙三種材料制作而成,皮甲製作亦已細分為各個工序,分別負責皮甲的各自部分,可謂皮甲的巔峰時期。

經改良後的蒙古皮甲(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v3z3TN)

後來蒙古崛起,到了元清時期,由於蒙古人出身遊牧民族,對於甲冑軍備的發展較慢,所以皮甲再度成為主流。蒙古皮甲以牛皮為主,並沒有如中原般的細節規定,會同時配以布帛,有助防禦弓箭。隨着蒙古人不斷擴張,逐漸開始吸納製甲技術,才開始製作札甲等樣式的皮甲,乃至鐵甲。而清朝受蒙古影響,皮甲仍有一席之地,有指八旗精兵擺牙喇軍會披三層重甲上陣,而其中一層為棉甲或皮甲。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鑒》,指文烽火工作室,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
《中國古代的甲冑(上)》,楊泓,《考古學報》1976年第1期
《泰始皇陵研究》,王學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