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曾被當成「小中國」 泰國吳哥獨特建築文化證大不同

撰文:好優文化
出版:更新:

東南亞,今日以「東南亞國家協會」為世界所知,但是「東南亞」這個地區曾經只被人視為「遠印度」(Further India),東南亞國家更會被當成「小印度」(little Indias)或「小中國」(little Chinas)。究竟東南亞是否只是由印度和中國外來的文化和價值所形塑的地區?讓我們重新審視東南亞的發展歷程,探索其不同的文化傳統,重新認識我們不可忽視的鄰居。(以下內容節錄自《看見東南亞:解構東協前世今生》。)

現在我們知道的「東南亞」,在一九三○年代,有些作家會用「遠印度」(Further India)來稱呼,好像只要是比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晚「發現」的地區,都是較小的印度次大陸。但是,從中國對越南文化的影響,或者,西班牙對菲律賓的影響,就會明白「遠印度」這個詞有多麼不恰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裡的另一個普遍的稱呼,則是「亞洲季風區」(Asia of the Monsoons),這個詞來自於當地的季風氣候型態。地理學家特別愛用這個詞,但是它不止限於今天的東南亞地區,包括斯里蘭卡、大部分的印度和中國南部,都算是季風氣候區。

早期東南亞國家的珍貴歷史照片,按圖放大細看當地人民的生活和風景面貌👇👇👇

+3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無論外國人或當地居民,都沒有以「東南亞」的概念,來看待這整個區域。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東南亞」才開始成為一個地區的概念。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看,這個地區顯然不是印度和中國,也不是太平洋的一部分。重新認識汶萊、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之後,不但逐漸形成地理單位,還能以現代名稱稱呼這些國家。談到這個時期,我們刻意把菲律賓漏掉,因為一直到一九六○年代,學術界仍不確定,菲律賓是否算是東南亞的一部分。至於東帝汶,甚至在一九七五年,印尼侵略東帝汶之前,東亞歷史的相關研究,都極少提及這個地區。然而,從東帝汶政府決定加入東協開始,東帝汶也算是東南亞的一份子。

把東南亞當成地理和文化單位的概念,不僅僅因為軍事戰略的需要,早在一九二○和三○年代,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就已經開始,把「東南亞」當成一個有共通相似性的地區。在東南亞大陸,各國皇家朝廷的儀式都很類似,說明此地的傳統同源且相互繼承,而且這個地區還遍布相似的基本家族結構。追溯東南亞的悠久歷史,歷史學家蒐集到各種證據顯示,從最早期東南亞各國往來的關係和地域模式中,可以發現外來勢力對此區域的強烈影響。換句話說,東南亞不僅僅受到它強大的鄰居,如中國和印度的衝擊。但在東南亞區域內,也有許多古老王國興衰起落﹔而在不同時期,大陸和印尼群島還因政治和貿易關係,互相往來密切。

【相關圖輯】柬埔寨──塔普倫寺,東南亞旅遊夢幻景點!(按圖放大細看👇👇👇)

+5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學界對這個區域的關注大幅提升,把東南亞地區當作一個整體看待的趨勢,更加明顯。現在又更甚於以往,歷史學家、人類學家、政治科學家和語言學家都強調,這個地區有廣泛、潛藏的相似性。為了理解為什麼這些學者,會覺得自己的研究這麼有趣,也為了強調整個東南亞都值得研究,簡單複習一下這個區域的特色將大有幫助。雖然我們現在將這些視為理所當然,但其實一直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家才逐漸認識這些特色。

最重要的也許是,這些東南亞國家不再被看成是「小印度」(little Indias)或「小中國」(little Chinas)。雖然不能排除這兩大國的影響,但它們的影響程度有多深,和影響層面有多廣,仍有爭議。然而,目前普遍認定,東南亞各國是獨立的文化單位。過去,東南亞被強調是,由印度和中國外來的文化和價值所形塑的地區,但是今天,學者同樣關注當地原住民文化和傳統。印度和中國,確實對東南亞的藝術發展、宗教或政治,影響深遠。但是它們不止於吸收這些外來文化,還將之轉化成自己所需的價值觀。舉例來說,對大部分東南亞地區來說,印度的宗教概念極為重要,但是東南亞各國,卻從來都沒有實行過印度嚴格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

此外,印度的藝術和建築概念,雖然深深影響著東南亞的藝術發展,然而,輝煌的蒲甘、吳哥和爪哇的寺廟混合式建築,都是依照當地的特色所建﹔此外,像泰國或其他國家,創造了絕無僅有的佛陀造型,與印度佛陀的形象相去甚遠。甚至越南,雖然高度依賴外來的中國文化傳統,但是一般平民的生活,跟中國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所以認定越南只是中國文化的接受者,而無法發展出自己傳統的論點,絕對站不住腳。

泰國、吳哥和爪哇均發展出與印度和中國截然不同的藝術建築風格,按圖放大一覽東南亞國家絕無僅有的壯麗佛像寺廟相片👇👇👇

+13

研究東南亞的學者一致認為,以往的研究,太過強調印度和中國的影響力,但卻也忽視了東南亞各國社會之間,有著廣泛的關聯性。儘管東南亞社會並沒有具體的統一特質,但各國間的主要共通點,卻非常引人注目。在東南亞社會,普遍以核心和單一家庭為主,就與印度以大家庭為主不同﹔同樣的,在傳統的東南亞農業社會中,分配給女性的空間,完全不同於印度和中國社會。

《看見東南亞:解構東協前世今生》書本封面

書名:看見東南亞:解構東協前世今生

作者: Milton Osborne(米爾頓.奧斯伯恩)

譯者: 王怡婷

【本文獲「好優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