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赤峰街】太陽花學運催生 3個大男孩老房子打造龐克咖啡店
每次走訪赤峰街,巷弄的老房子總是特別吸引著目光,抬頭欣賞陽光灑在漂亮的窗花上,就這樣意外發現陽台外,掛著大戶人家才有的威風匾額,以黑色木頭雕刻金色的「北 風 社」三字特別顯目,正當還在猜想這是一間什麼店時,一樓招牌上微小的燈光吸引著好奇心,指引著入口,走上僅容一人通身的扶梯,幻想著走入秘密集會的住所,像是《燦爛時光》裡那個積極想要改變社會的文學社時,一踏上二樓,大把大把的陽光從天窗灑進,咖啡香馬上撲鼻而來。
散發著沈穩感的北風社,其實由三位年僅27歲的魏立、魏正及阿宥一同創立,他們在 20 歲時因為音樂認識了彼此,後來也碰上一群玩音樂的朋友們,大家對這個社會有契合的理念,一起玩著龐克音樂,「一群一群的男生聚在一起,大家就以家鄉分區,因此有了北投「失心瘋」、內湖「罷黜者」以及泰山區的「暴民」,最後更簡稱為「北山湖」,一種集結的象徵也是屬於我們的代號。」
北山湖 你我共飲,揭竿四起, 趁現在,團結抵抗在此刻, 先破壞再重建。
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是轉捩點,讓他們開始思考自己在嚷嚷覺得這個社會很糟時,到底能做些什麼改變現況,於是三人與好友們一同組成了關注社會文化的讀書會叫做 「愁城」,魏立說到:「我們幾個都是愁城的創始成員,當初會有創立的想法是因為大家都是玩龐克音樂,但發現當時在台灣龐克音樂卻流於形式,聽起來是龐克樂,卻少了點精神層面,有點可惜。」愁城透過出版獨立刊物或是舉辦講座、音樂活動等,希望能提供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不過,只透過獨立刊物及講座,愁城的號招力有限,而且到後來愁城的推廣方式似乎還是被認為比較龐克一點,講起 「龐克」,一般人不熟捻甚至可能停留在兇猛、衝撞等刻板印象,真正想要推廣理念給大眾時還是相對不親近一些。但Cafe卻是每個人都會想去的地方,反而是個容易跟大眾接觸的管道,這也是北風社成立的原因之一,魏立笑著說,「你要推廣一句話,用溫柔的方式比用罵的來得容易聽進去。」像是在年初就找來攝影師 Hironori Kodama,在北風社舉辦攝影展及講座,透過攝影師的鏡頭第一線分享香港的街頭故事。
關於「北風社」的命名,就是承襲前面這些故事,魏立花了好長時間解釋從以前玩音樂到現在北風社成立的脈絡,「我們有一個 line 的群組,這個群組換過很多名字,像是北投部落…等。某天因為下午太無聊了,大家相約一起出去放風箏放鬆,群組就改為“北投風箏社”,最後這個縮寫就變成現在的「北風社」。」一旁在吧檯裡調製客人咖啡的魏正也笑了出來,也忍不住附和,他們也沒想到當初無心插柳的對話,成為這棟藏身老房二樓咖啡廳最好的命名。
「要從一間幾乎是廢墟的房子變成現在的樣子其實蠻累的,裝修的三個月過程很痛苦,以前沒有做過類似的工作,加上預算及開幕時間的壓力,大家處在緊繃的狀態,一不小心就會吵起來。」聊到創業的過程,沒有太多經費的三人,包辦所有事情,三人放手一駁、全心全意的投入,「有時候忙到太晚就乾脆住在這。」後來決定開了一扇很大的天窗,儘管在室內也能感受到日出日落;屋內保留了日式建築的屋頂閣樓及大樑,閣樓鋪上塌塌米的營造與樓下截然不同的氛圍,抬頭還能看到木造結構的太子樓。
以木頭作為咖啡廳的主調,「出身於外省家庭,我們都很喜歡東方元素的東西,台灣除了被中國殖民也有被日本殖民過的歷史,像是這棟建築就是早期日式宿舍。」因此裝潢風格以日式及中式元素並存,原本前屋主留下的老傢俱,又或是從家裡搬來的椅子,牆上掛著老闆親筆的毛筆畫,每個角落都細心琢磨出最適合的樣子。魏立還熱心地跟我們介紹,後方有個小廚房,特別邀請廚師朋友 「龍亭」 在週末提供限定餐點,而且每個週末餐點都不一樣!
平日來訪,北風社已經幾乎客滿的狀況,從去年 11 月開業至今,漸漸累積了與北風社有同樣默契的客人,問起魏立對於北風社有什麼期許「希望對獨立文化有興趣的客人可以越來越多,也會對我們舉辦的活動會有興趣。」
後記:在還沒爬上樓之前,看到「北 風 社」的招牌,心裡想著赤峰街又多了一家以老房重新翻修為特色的文青咖啡廳,沒想到ㄧ聊才發現他們骨子有著龐克搖滾的精神,與溫儒的老房形成對比。對於魏氏兄弟及阿宥來說,這裏是人生不同階段想要達成的目標,不僅只是販售一杯咖啡,而是透過這個場所交流,表達對於社會的想法,向更多人傳遞訊息。等待在這邊成長後,相信他們一定不甘於只是個咖啡廳老闆,將會再次往下個理想前進。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 47 巷 18 號 2 樓
營業時間:13:00~24:00 │ CLOSE : THU
【本文獲「KEEDAN」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