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政策倒退遜星洲 「還食於民」──港府不能迴避的民生議題
食,是人的基本需求,一日三餐,內裏滿載學問。
至於由食衍生出來的問題,更加令不少地方政府大傷腦筋!但如何食得其所?如何令人人食得平等,而不至於有些人比其他人食得更平等?確保人們在「食東西」,而不是「食租金」?
對於「辛苦得來自在食」的華人社會,小販管理問題實在不易處理,台灣早前發生的夜市罰款爭議,和香港的小販管理問題,都證明問題的複雜性。既有衞生安全問題,亦要面對社區內各持份者的利益感受。
新加坡在這方面就有先見之明,早於1950年代已開始就小販事務作出較完善的規劃,至今仍是相當成功的例子。
香港和新加坡早期遇到的問題很相似,兩者都有殖民地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殖民地政府對街邊小販一直採取「既不合法、亦不取締」的做法,這種近乎放任的政策,造成收保護費的問題。但新加坡政府清楚認識到,單靠強化執法不可以徹底根治問題。正如李光耀坦言:「待我們能夠提供許多工作機會時,法律才得以執行,街道才得以整頓。」
反觀香港,早於1970年代,政府為遷徙街頭大牌檔,興建多個公眾熟食市場。有的位處舊工業區,有的鄰近住宅區又或設於街市內,由於有政府資助,租金相宜,這些熟食中心既可提供廉價美食給公眾,同時亦帶來不少就業機會。時移世易,社會發展偏向財團,加上不同類型的食肆林立,市民選擇漸多,殘舊的熟食中心地位今非昔比。
政府無心做好,官員亦不重視,香港市場已近乎是一潭死水。香港政府的終極目標,明顯是要關閉市場,令小販從此絕迹。
港熟食市場空置率高
現時仍在運作的本地熟食中心都已經營多年,近年又沒有新建的公眾熟食市場。只可惜,本港的熟食市場空置率頗高,又有眾多衞生及經營問題,而且政府無心做好,官員亦不重視,香港市場已近乎是一潭死水。香港政府的終極目標,明顯是要關閉市場,令小販從此絕迹。高永文更指,此舉可以騰出土地,用作其他發展。
根據2010年食環署的調查顯示,香港市民覺得熟食中心的食物便宜,但裝修陳舊、通風及座位設計有待改善,又批評通道狹窄、地面濕滑。經濟發展難道真的與平民熟食檔不相容?抑或只是因眼光狹隘,看不到其對社會的好處?
香港這樣一個貧富懸殊的社會,熟食中心的需求及價值並非不如新加坡,只是香港政府一直忽視,未有配以積極規劃,以及配合時代需要改變。
今年初,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財政預算案提出引入外國流行的美食車(food truck)概念,可以售賣魚蛋、牛雜等小食,說明平民美食是有空間發展。可惜,美食車的規模根本無法與熟食中心相提並論,對社會的作用明顯有限。
空有「美食天堂」虛名 食肆捱貴租
本地飲食業主要都受大財團壟斷,小商戶根本難以經營,朝不保夕,加上本地租金高昂,平民食肆想要生存絕不容易。至於小販,香港政府更是趕盡殺絕。年初,深水埗發生一場保衛「桂林夜市」的民間行動,顯示社會上對此有一定的需求。惟政府以一貫冷待的態度應對,漠視社會需求。
其實,小販問題從來都不是香港獨有,但香港政府以至普羅市民討論的仍只局限於扶貧、或作旅遊景點作招徠;完全忽略其中涉及的整體城市規劃和發展,也無視香港所要展示的自身價值。香港經常自豪是「美食天堂」,但在本地已經難以再找到價廉物美的美食,相反更多的時候只是在享受「食貴租」。尋常百姓難以分享經濟成果,連「揾餐好食」也成夢想,難怪香港的民怨居高不下。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