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10年造電動車夢碎 白白耗資數十億美元 Tesla或成最大贏家

撰文:機器之心
出版:更新:

這下子,蘋果再也不用頻繁變更汽車的預計發布時間了。

終於,近 3 萬億美元市值的蘋果在電動汽車這個賽道「折戟沉沙」,成了正在消亡的車企大軍中的一員。

曾經令人很期待的Apple Car。(appsystem)

2月28日凌晨,據彭博社等多家外媒報道,蘋果公司高管在與造車團隊的內部會議上宣佈正式放棄名為「Project Titan」泰坦計劃,由此宣告了蘋果努力十年、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電動汽車夢破碎。

蘋果首席運營官 Jeff Williams 和負責汽車項目的副總裁 Kevin Lynch 向員工通報了造車項目的終止。

知名蘋果爆料記者馬克・古爾曼表示,蘋果造車項目在經歷了要麼成功要麼毀滅的關鍵時刻之後,高管們最終在本月做出了放手的決定。

不可避免地,蘋果宣佈放棄造車項目意味着大量員工的調崗或裁員。

據悉,蘋果近兩千名員工的汽車團隊中,核心人員將優化轉崗到高級副總裁 John Giannandrea 領導的機器學習和 AI 部門,從事生成式 AI 項目。同時,數百名汽車硬件工程師和汽車設計師也可能會轉崗到空缺職位或最終被裁。

(https://twitter.com/markgurman/status/1762563282588905475)

多年來,我們聽到最多的是蘋果將始終致力於製造自己的電動汽車。本月初,連線雜誌報道稱,2023 年蘋果使用自己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行駛了 45000 英里的里程。

今年一月,彭博社報道稱,蘋果將自研汽車的預計發布時間推遲到 2028 年,並放棄了製造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預期目標,轉向了有限自動駕駛功能的設計。改進後的蘋果電動汽車被歸類為 Level 2 + 自動駕駛,可以自動泊車、允許司機將手從方向盤上移開。

雖然利好或不利的消息不斷,人們對蘋果汽車還是抱有不小的期待。這就不禁令人好奇,蘋果已經在造車項目中蹉跎十年、耗資數十億美元,為什麼不咬咬牙堅持下去呢?

據分析,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蘋果高管對未來自家電動汽車的利潤率表示擔憂。

蘋果每年在造車項目上花費數億美元,並計劃將價格定在 10 萬美元左右。從大的行業趨勢來看,近幾個月,由於早期使用者逐漸枯竭,電動汽車相對高昂的價格導致銷售額增長緩慢,利潤降低甚至虧錢。比如電動汽車製造商 Rivian 在 2023 年的成交量是上一年的兩倍,但全年依然虧損了 54 億美元。

此外,即使成功製造出了汽車,蘋果還要面對特斯拉等佔據全球大量市場份額的成熟汽車廠商的競爭。

而少了蘋果這個潛在的直接競爭對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馬斯克也發了兩個意味深長的表情包,並表示車企的自然狀態是走向消亡。

(x)

這讓網友感嘆「特斯拉是造車領域無可爭議的王者」。

(https://twitter.com/ai_for_success/status/1762556777487564884)

不過,資本市場似乎對蘋果放棄造車的消息喜聞樂見。本周二截止美股收盤,蘋果股價漲了 0.81%。

蘋果造車,這麼多年都經歷了什麼

蘋果造車歷史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

從 2014 年開始,外界就了解到蘋果內部有一個名為「Titan(泰坦)」的造車項目。為了推進這個項目,蘋果還專門招聘了包括前福特工程師 Steve Zadesky 等多名知名人士在內的 1000 多名汽車專家、工程師加盟。

然而項目進展並不順利,2016 年蘋果開始裁員,據傳當時整車研發計劃被砍,團隊轉向為汽車製造商提供軟件。同年 7 月,蘋果重新返聘已經退休的前蘋果硬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Bob Mansfield 。自此團隊開始縮小項目範圍,更加關注自動駕駛技術。

彼時,特斯拉發布了 Model 3 原型車,自動駕駛應用被寄予厚望。而蘋果似乎還停留在原點,甚至沒有公開宣佈其與自動駕駛有關的任何計劃。

不過,蘋果開展 Titan 項目的這幾年也不是毫無收穫,當時根據一些監管部門公開訊息,蘋果在 2017 年獲得了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上路許可。

(機器之心提供)

同年 4 月,一輛配備多個傳感器、攝像頭和雷達的白色雷克薩斯 RX450h SUV 離開了蘋果大樓,並被一些媒體拍到。

2017 年 6 月,蘋果 CEO 蒂姆・庫克公開確認稱:「我們正專注於自主駕駛系統。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也是我們正在進行的難度最大的 AI 項目之一。」

之後的幾年裏,蘋果試圖在自動駕駛方向上做出努力,包括聘用 CJ Moore 等自動駕駛領域傑出人才出任高管。但最終都沒有帶來什麼實質性的進展,頻頻引發關注的反而是技術高管離職的新聞。

2022 年初,蘋果造車團隊被傳「已解散」,2022 年被認為是蘋果造車計劃「事關成敗的一年」。然而 12 月,蘋果公司被曝出計劃於 2026 年面向消費市場發布蘋果品牌汽車,這款產品售價 10 萬美元。與此同時,蘋果公司降低了其未來推出 L5 級全自動駕駛計劃的野心,並將該汽車的目標推出日期推遲了約一年,至 2026 年。

2023 年 3 月 28 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蘋果正在加州推進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已有 200 多人測試了其自動駕駛車輛。

曾經有人指出,蘋果造車遲遲無果的原因是其在技術路線上的猶豫不決。通常,科技企業入局汽車行業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向車企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二是直接下場造車。2018 年以前,蘋果以研發高級別輔助駕駛,為車企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為主要路線,「Titan 計劃」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到了 2019 年,蘋果裁員 300 名汽車團隊工程師,轉向整車設計和製造。而最近幾年,蘋果又多次試圖重拾「Titan 計劃」。

回頭來看,在過去這幾年裏,Titan 項目領導層也發生了多次變動,每位領導者都有不同的抱負。2014 年,當蘋果公司即將發布 Apple Watch 時,庫克同意探索電動汽車,渴望發展蘋果公司的業務並推動公司進入新的產品類別。那時,特斯拉已經銷售電動汽車六年了,而谷歌已經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五年了。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考慮到公司在工程和設計方面的實力,當時對庫克和其他高管來說,研發汽車似乎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目標。

初期,Titan 項目的核心成員 Steve Zadesky、Benjamin Lyon、John Wright 和 DJ Novotney 在內部被稱為四大天王,向時任蘋果硬件工程主管 Dan Riccio 匯報,Dan Riccio 是蘋果執行團隊中該項目的主要支持者。

儘管 Riccio 在技術上負責,但他仍然不插手,而 Titan 項目事實上的領導者是 Zadesky,他是蘋果公司的副總裁,負責汽車項目的產品設計。Zadesky 的職業生涯始於福特 (Ford) 的機械工程師,鑑於他的汽車背景,他非常適合這個項目。在 Zadesky 的領導下,蘋果着手打造一款傳統電動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配備更先進的輔助駕駛功能,從而超越特斯拉。

早期 Titan 項目領導者 Steve Zadesky、Bob Mansfield

然而 2015 年底 Titan 項目就陷入停滯,而 Zadesky 也因個人原因選擇離開。經過大約六個月的尋找,Riccio 說服了長期擔任高管的 Bob Mansfield 重新復出,重新啟動該項目。

在 Mansfield 的領導下,該團隊暫停了汽車的開發,以專注於全自動駕駛軟件的研究,該軟件將使未來的蘋果汽車能夠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導航。

這一轉變的原因之一是受到時任蘋果工業設計主管 Jonathan Ive 的影響,他堅決反對製造傳統電動汽車。Ive 認為,自主性之於蘋果汽車,就像多點觸控之於 iPhone,蘋果造車就應該造出手機界的 iPhone,顛覆行業才行。

Jonathan Ive、Dan Riccio

蘋果公司在 2016 年終止了與 Magna 的合作關係時,其工業設計團隊對汽車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其成為一款外觀類似於 BMW i3 的緊湊型轎車。然而,蘋果的自動駕駛軟件何時能夠準備就緒仍然不明確,許多參與泰坦(Titan)項目的汽車員工被重新分配去支持公司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內部代號為 Baja)或研究和開發車輛的關鍵部件如電池、電機和傳動系統。

到了 2017 年,Mansfield 認定公司離完善自動駕駛軟件還很遠,於是開始設定分階段在道路上推出該技術的實際目標。他縮小了團隊的範圍,並與大眾汽車合作開發一種能夠將蘋果員工從一個地點運送到另一個地點的自動駕駛穿梭車。

隨後,目標再次發生變化,最終,Mansfield 解散了與大眾的合作,並取消了實體穿梭車的工作。

到那時,蘋果公司已經陷入了演示軟件的陷阱。團隊開發了用於向蘋果高級管理人員展示的自動駕駛軟件,但據兩位參與該項目的人士透露,他們無法擴展或增加該軟件的功能。儘管如此,蘋果繼續進行現實世界測試。2017 年,蘋果通過租賃購買協議接管了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附近一條曾經屬於克萊斯勒(Chrysler)的測試賽道。根據公開文件,蘋果通過一個空殼公司以 1.25 億美元購得了這個賽道,這幫助蘋果測試其自動駕駛軟件,此外還利用仿真和公共道路測試。這種方法類似於其他自動駕駛項目,包括 Waymo 的。蘋果在賽道上建造了模擬街道,使用集裝箱作為建築物的替代品,並僱傭人員扮演行人和騎車人。

(機器之心提供)

儘管如此,Mansfield 領導該項目的能力仍然有限。據參與該項目的人士透露,他曾擔任晶片工程師,沒有自動駕駛軟件或汽車方面的經驗,只能提供高層指導。此外,知情人士稱,Mansfield 只是以兼職的方式返回蘋果,他最終希望找到一個人來全職接管並領導該項目。

2018 年,Mansfield 找到了那個人 Doug Field,他此前曾是蘋果 Mac 硬件工程的副總裁。Field 剛剛完成了在特斯拉作為一名高管的五年時間,期間他設計了 Model 3 的關鍵部件並監督了其生產。

來到蘋果後,Field 接管了 Mansfiel 的研究,並在他認為不必要的領域裁減了大約 200 人。他再次將設計一輛實體汽車作為團隊的優先事項。他決心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汽車,而不是運營一個機器人出租車服務。

然而蘋果的軟件仍然是半成品。2018 年,一位前泰坦工程師在一輛測試車上進行了一次簡單路線的行駛,該路線有十字路口和 T 型交叉路口。他注意到,軟件幾乎以每分鐘一次的頻率將控制權交給人類駕駛員。

與此同時,泰坦的管理者對深度神經網絡產生了興趣。蘋果的硅片負責人 Johny Srouji 通過構建一個定製晶片 —— 代號為 Tinos,幫助他們訓練深度學習模型,以幫助蘋果的軟件識別對象和交通標誌。

在 Field 的領導下,Titan 進一步擁抱深度學習。2019 年,蘋果挖來了曾在谷歌工作過的廣受尊敬的深度學習研究員 Goodfellow,將深度學習融入到 Titan 的預測和路徑規劃軟件中。2020 年,蘋果公司任命曾在谷歌工作過的 AI 主管 Giannandrea 負責監督 Field 和該項目,以此表明對深度學習的重視。

Ian Goodfellow

Field 的任期為泰坦項目帶來了一個穩定的時期,一些前蘋果員工表示,他們相信他是蘋果能夠發布汽車的最佳人選。但在 2021 年 9 月,Field 宣佈離開蘋果,入職福特。

Field 的離職是在兩位頂級泰坦管理者離職之後:負責傳感器的 Lyon,以及監督操作安全的 Jaime Waydo。自 Field 辭職以來,至少還有三位頂級泰坦管理者離開了公司。這些離職者包括一些中層管理者,引發了人們對蘋果是否能夠重新獲得動力的疑問。之後蘋果啟用 Kevin Lynch,他此前負責 Apple Watch 軟件。而在 2022 年 5 月,Goodfellow 辭職。

高管的多次更換,或許是蘋果造車項目失敗的部分原因,但無論如何,蘋果推進十年的造車計劃還是結束了。

參考鏈接:
●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inside-apples-eight-year-struggle-to-build-a-self-driving-car?rc=ks2jbm
●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pple-is-shutting-down-its-ev-project-2024-2
● https://www.theverge.com/2024/2/27/24084907/apple-electric-car-project-titan-shuts-down

iOS就是有性格 這些網民一直要求的實用功能 Apple就是不肯加

+16

【本文轉自「機器之能」,微信公眾號:almosthuman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