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首個「人機合作」籃球賽 培育年輕人才 活現創科文化
香港科技園公司早前舉辦了首個「人機合作」籃球比賽 ─ 人機當入樽,由機械人和科學園內的創科領袖合組成12支隊伍,上演多輪精彩緊張的籃球賽事,以科技帶來運動新體驗,盡展科學園社群的「Work. Live. Play. Learn.」創科文化。參賽的機械人全由大學生設計、組裝和製作,比賽旨在為對機械人技術有興趣與熱誠的年輕人才提供實戰平台,將其工程知識學以致用,同時提供機會讓他們跟創科界領袖和其他大學的學生,在球場上以輕鬆的方法互相交流。
攝影:龔嘉盛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創科對促進香港邁向多元化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擔當著重要的角色。科技園亦積極向大眾和業界推動開放的創新思維,攜手塑造更優質和便利的生活方式。透過與生態圈內的創新者和優秀人才合作,我們希望將創新文化推廣至科學園以外。」
香港科技園公司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平台及精密工程總監霍露明博士(Crystal)亦同樣希望機械人與人類協作,能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她憶述指出,以前工廠內的機械設備因安全問題,會以欄杆分隔,但這個比賽將機械人的安全性重新定義。她相信未來全球也會朝着人機協作的大方向發展,科學園將與各界人才攜手創新。
比賽集合了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STEM學生,聯同園區企業創科領袖在籃球場上,以學生研發製作的機械人組隊合作,機械人與真人射手合力完成傳球、運球及投籃挑戰,最終由香港中文大學和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高級工程師韓穎龍組成的隊伍勝出。
活動盡顯科學園的「Work. Live. Play. Learn.」創科文化
Crystal續指:「創科的概念需要慢慢植入香港學生的思維和學習中。他們可能覺得機械人只供娛樂,但其實是一種可協助行業與社會的新技術。今次『人機當入樽』活動亦配合科學園的4大創科文化『Work. Live. Play. Learn.』,望學生除了利用機械人去玩,更可以不斷去學習機械人技術,繼而運用這些知識研發更多新技術,配合香港的創科發展。」
參賽者之一、科學園園區公司善覓行政總裁施明耀(Stanley),亦認同活動發揚科學園的「Work. Live. Play. Learn.」創科文化。他說:「從事創科行業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加上疫情下沒有空間可以紓緩壓力,難免令人身心疲憊。今次活動令我可以與一班年輕人組隊參與,正好寓工作於娛樂。他們又能將機械人概念和知識實體化,不再紙上談兵,對雙方也是個很好的體驗。」他續指,推動創科最重要是交流,而交流則需要平台,辦公室未必是個最好的交流地方,相反,透過一些團體合作活動,大家可以更了解對方,這次籃球賽正正造就了一個創科交流的機會。
培育年輕人才 傳承創科理念
是次「人機合作」的籃球比賽為大學生提供平台,讓他們一展於科學和工程領域的潛能,同時更有機會與科學園創科生態圈的領袖交流,從而啟發他們成為新一代的創科人才。參加者大部分是大學一、二年級生,年紀輕輕卻已非常珍惜每個參賽的機會,即使只有3、4個星期的籌備時間,他們亦能在短時間內製作出靈巧的機械人,可見他們具備一定的技術。
香港中文大學隊伍中,修讀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的佘伊蕊與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的郭霖謙不約而同地表示,希望就是次的經驗,更有效地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未來的機械人發展中,例如優化懂得理解人類語言的智能機械人。
Crystal表示,園內經常舉辦大大小小的創科活動,每一屆的參加者都抱着一個傳承的理念,希望將自己累積的知識與經驗傳給下一代,而今次的活動亦有不少大學畢業生帶領新生改良機械人的例子,證明科技園與學界有共同培養更多創科人才的決心。
是次「人機合作」的籃球比賽是科學園專為園區社群SPARK而設的最新活動。SPARK的目標是凝聚(Connect)、啟發(Inspire)、起動(Recharge)園內創科人,鼓勵他們擁抱挑戰,超越(Challenge)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