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高層發布會上公然「倒米」:電動車被過度吹捧根本無人想買!
電動車似乎是世界大勢所趨,不少人視之為車輛的未來。多個國家已著手制訂電動車取代燃油汽車的計劃和時間表。除了具代表性的Tesla,很多傳統知名車廠也開始積極發展電動車產品支線。德國BMW寶馬早於2013推出旗下首部電動車i3,次年更獲選為年度綠色汽車。看似銳意朝此方向進路, BMW一位高層近日卻在電動車發表活動上發表震撼「倒米」宣言:電動車被過度吹捧,完全缺乏消費者需求!
電動車不會造成道路上的空氣污染,較燃油汽車環保。然而這對於駕駛人士來講算不算有賣點、具吸引力?德國車廠寶馬BMW執董Klaus Fröhlich對此深感懷疑,日前在一個電車發表會上語出驚人,表示全電動車「在電池原料方面的成本要比燃油汽油或混合動力汽車更高」,並補充說隨着對電池原料的需求增加,價格可能只會有增無減。
Fröhlich解釋,全電動車只有監管機構需求,而無消費者需求;他更直指如若歐洲政府大力支持(例如加大津貼額度)的話,全歐洲廣佈百萬部全電動車將不成問題,問題只是「歐洲人根本不會買這種東西」。Fröhlich分析,目前為止全電動車只適用於中國和美國加州,其他地方則推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因此推算油渣引擎仍可存活至少20年,汽油引擎則繼續存活至少30年。
BMW全電動電單車Motorrad Vision DC Roadster + 混合動力車BMW VISION M NEXT發佈:
然而Klaus Fröhlich發表這番震撼觀點的場合,正正是BMW的發表活動。會上該車廠公佈將加快於2023年前推出25款全電動或混能車款,新品或設計預告則有全電動電單車Motorrad Vision DC Roadster、及未來感十足的混合動力車BMW VISION M NEXT(推測是BMW i8超跑的代替品)。加上該車廠也宣佈了賣出第40萬架電動車(包括混合動力和全電動車),BMW似乎仍然銳意投放更多資源開發和生產電動車。
BMW電動車及混動車部份車款一覽:
Fröhlich個人意見應不代表BMW立場同方向。外界認為他的看法可能屬於對銷量不滿的抱怨,或是回應上年歐盟委員會指控BMW跟大眾汽車Volkswagen及戴姆勒Daimler勾結拖延開發汽車減排技術一事。不過,Fröhlich也許反映了汽車業界對電動車前景的實際憂慮和缺乏信心。
監管當局要求車廠推出全電動車,卻無法解決全電動車「有價無市」的困境。充電池及其製作原料長期供不應求,一直為生產成本帶來壓力。歐洲電動車銷量,在全球汽車市場降溫的當下儘管仍有增長;充電基建設施質素和電池供應量不足、續航力未如理想等問題仍急需改善,才能令普羅消費者接受程度增加。
其實很多承諾大力轉向電力車開發的車廠,實際推出更多的是混動車。如果當混動車是由汽車轉型至全電動車的「過渡階段」,BMW現時市場定位確是如此,Fröhlich觀點也許不是純粹悲觀和扼殺公司的努力。
回望香港現況。比起歐美地大物博,香港是小城市,點與點之間駕駛距離不長,現時市面上大部份電動車的續航力足以應付大部份行程,到處也有充電站。只是政府聲稱大力支持推動電動車徒具聲音,政策制訂卻是有點本末倒置。早年政府曾推出電動車完全免稅的優惠,現在卻已全面撤回。目前香港留下的電動車主「福利」,只有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免以及「一換一」計劃(2021年3月31日前以舊私家車取消登記,亦即叫「劏車」)。
以剛推出不久的Tesla Model 3為例,最便宜的「長續航後驅版」,淨車價為33萬元。如以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免,車價連稅便是43,5000元;如以「一換一」計劃獲取最高減免25萬元首次登記稅後,只需要33萬元,不太過份。只是,如果想購買最貴的Performace高性能版本,淨車價便已48.2萬。減免基本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售價也高達73.9萬;「一換一計劃」則需要58.65萬。
由於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免的額度只有區區港幣97,500元,對性能要求高一點的朋友,購買中至高階電動車動輒要付出7、80萬元埋單;至於想享用「一換一計劃」,也需要本身擁有一輛舊車才可以。對於初哥車主,在香港購買電動車的入場門檻著實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