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網紅陷Carousell交收騙局險失iPhone15 Pro Max,爆騙徒6大奸招

撰文:鍾世傑
出版:更新:

【防騙必讀】6種新型網購騙術大揭秘!「為食小樂」差點失iPhone 15 Pro Max|市民在網上購物/放售物品千萬要提防騙子,一位IG網紅,近日拍片踢爆二手買賣平台「Carousell」網上購物騙案的6種掩眼法。即睇新型犯案手法,並廣傳出去、以免再有人中招。

6種掩眼法令受害人幾乎上當

IG有2萬粉絲的 Foddie「為食小樂」分享一條「旋拍賣iPhone 遇上騙徒」的警世片。他早前在Carousell1萬2000元放售iPhone 15 Pro Max 1TB版手機,竟遇到近年香港網拍常見的「空頭支票黨」。所謂「空頭支票黨」,專門針對在網上放售貴價二手物品的市民,當受害人收到假的收款資訊並交出貨品後,不出一天就會發現出事。

(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記者睇片後發現今次騙徒作案手法變得更高明,當中有6個「掩眼法」搏取「為食小樂」的信任,可見手法愈來愈高明,馬上來逐點看破:

1:旋拍戶口紀錄良好|騙徒不講價又爽快,而且Carousell戶口使用了長達6年、且有良好的評價,令為食小樂對其產生信任。

1:旋拍戶口紀錄良好|騙徒不講價又爽快,而且Carousell戶口使用了長達6年、且有良好的評價,令為食小樂對其產生信任。(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2:提供電話號碼及WhatsApp|交換WhatsApp號碼、爽快地約好交收日子。

2:提供電話號碼及WhatsApp|交換WhatsApp號碼、爽快地約好交收日子。(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3:以斯文女聲語音留言扮人畜無害|到交收當日忽然表示轉數快因剛剛網上購物用盡了轉帳額度,提議改用銀行轉數,事主自然有些微猶豫,此時騙子就刻意用敦厚斯文女性聲線語音留言,令為食小樂真的相信對方是「人畜無害」的「真買家」。

3:以斯文女聲語音留言扮人畜無害|(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4:特別Call車到事主樓下交收|表示有要事無法面交,但專誠call了LaLaMove客貨車去事主樓下交收。為食小樂覺得Call車要錢,相信對方有誠意真心想交易。

4:特別Call車到事主樓下交收(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5:手機收到銀行短訊過數通知|為食小樂手機收到銀行短訊過數通知…

5:手機收到銀行短訊過數通知(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6:銀行理財App看到收款|他甚麼打開了銀行理財App,又確實顥示出有一筆$12,000的入數款額。已準備將手機交到LaLa Move車手。

6:銀行理財App看到收款(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提防騙子:平時多留意時事、行動前三思

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正當為食小樂滿以為收到錢,準備交出手機給LaLa Move車手時,他忽然靈光一閃,想起在3月時看過hk01一篇報導: 17歲仔Carousell買貴貨 出空頭支票、扮銀行發短訊 涉行騙被捕 新聞提及警方拘捕了一批「Carousell」騙子,他們專利用「空頭支票」加上假過數通知騙取賣家的信任,只要你打開銀行app,會發現:

1:銀行理財App上顯示的12,000款額,前面有一段奇怪的英文字串「CQM DEP」,意思即是「Quick Chepue Deposit Machine」(入票機入支票過數)。其實只是騙子在入票機入了一張空頭支票到你戶口,當你以為收到款項並交出物品,過兩日就會發現被彈票,金額歸零。

2:細心看看手機收到銀行短訊過數通知,會發現是用太空卡假扮銀河SMS格式。

3:所謂Call車交收有誠意,原來都是假的。因為車手必須要成功收到貨才能夠收取call車費。換言話說騙子是零成本,還浪費呃了司機大佬的工資和油錢。

騙徒事敗後不再扮女人,更惡言相估

為食小樂避過一劫後,以WhatsApp鬧爆對方,騙子也不裝了,換了一把兇惡的男人聲留言說:為食小樂聽完一肚火,除了咒騙子會有報應,亦拍了短片希望更多人了解騙徒手法,少一個人中伏,真的有心。

你咪報警囉!你咪錄我音囉!我驚你呀?我好有經驗架,睇下你點拉到我?你今次聰明走得甩,但大把傻仔畀我玩緊呀!
涉案空頭支票黨
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foodie_siulok

圖片來源:為食小樂IG

警方呼籲:提高警覺免墮入騙徒陷阱

警方呼籲市民在網上購物時提高警覺,交收貨物前,應再三核實是否已收到款項,並提醒甚至有騙子會有P圖方法製作假的入數紙。賣家應該在確實收到該筆貨款後,才把貨品交給買家,以免墮入騙徒陷阱。如懷疑受騙,請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
警方亦警告互聯網世界並不是無法可依,大部分針對現實世界用來防止罪行的法例,均適用於互聯網世界;任何人如觸犯香港法例第210章《盜竊罪條例》第17條「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0年。

警方以一粒提子去提醒市民「提防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