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Music x 港樂:Spatial Audio重塑經典之作|專訪混音師

撰文:林勇
出版:更新:

香港管弦樂團去年慶祝成立50週年,為此特別挑選了數張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樂重新製作,以最新的Spatial Audio空間音訊技術重新混音製作,並於Apple Music Classical 平台首發。這次升級,不僅是港樂首次嘗試將古典唱片混製成沉浸式音訊,也是蘋果古典音樂平台上架後的重磅內容。記者採訪了港樂的sound engineer「Anthony Yeung」,了解製作背後的故事。

Anthony談到為古典音樂重新定義聲場的歷程時表示,雖然Spatial Audio的製作流程並不特別困難,但比起一般2.0立體聲錄音,調校每條音軌的聲音定位明顯費時得多。這次五張專輯,平均每首花費20-30小時,是以往的兩倍時間。

專訪港樂的sound engineer Anthony Yeung

利用Logic Pro強大功能重新以空間音訊混音

多軌混音的第一步,是利用Logic Pro等數位音訊軟件,將現場收錄的眾多音源導入。古典音樂會的收音,通常採用多達數十支麥克風,分散於音樂廳的台上台下不同位置。這些原始音軌進入後期製作,就成為Anthony手中的"畫筆",在虛擬的三維空間中自由配置。系統最高支援128個聲音物件,以7.1.4 的杜比全景聲輸出,營造出媲美音樂龐現場的環繞音效感覺。

Anthony參考樂團收音位置而重新混音,可以體現更有空間、位置感。

Anthony更解釋道,傳統立體聲在左右兩個音箱的基礎上營造聲場,而Spatial Audio的最大特色,則是在垂直方向上模擬更有空間感的3D立體聲道,大幅拓展了聲音的縱深感。就如同拍攝電影時,運鏡構圖講究前景和背景的層次關係,凸顯畫面的立體感。聲音的空間感其實也是同理,當聽眾置身於一個立體的聲音泡泡中,可對音樂產生更強的臨場感。

利用Logic Pro將多達百多條sound track配置在空間上不同位置

為了讓普通聽眾不需要複雜的音響設備,就能享受到音樂廳般的聆聽體驗,Spatial Audio在製作上也別有講究。以港樂錄音為例,Anthony會將合奏聲部的定位前置,營造面對指揮台的視角,獨奏或人聲則略微後移並抬高,彷彿身處音樂廳中央最佳的"皇帝座"。如此一來,只需帶上AirPods Pro、AirPods Max等支援動態頭部追蹤的耳機,隨時隨地就能感受逼真的古典音樂現場。

Anthony每一首樂曲都要花長達20-30小時重新混音

記者有幸於港樂錄音室中聆聽了幾段Spatial Audio混音樣帶。在收聽熟悉的《貝多芬 第九號交響曲》中(未來即將上架),管弦樂隊在耳邊鋪陳開來,弦樂由左右兩側湧來。到了終樂章的大合唱,數十人的歌聲於上方下來,磅礴的音浪也令人感受到現場的震撼。

暫時已經上架三首現場錄音的經典樂章

Apple Music Classical獨家上架

即日起,樂迷可於Apple Music和全新的Apple Music Classical平台,獨家收聽三張重新混音的港樂錄音專輯包括《Sibelius: Symphony No. 7》、《Respighi: Pines of Rome》和《Rachmaninov: Symphony No. 2》。這批錄音以杜比全景聲技術重新後製,透過AirPods Pro、AirPods Max、HomePod等支援裝置,樂迷都可以在家也能享受360度環繞、媲美現場的極致音效。另外,港樂計劃未來將以此規格錄製更多演出,為樂迷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音樂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