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即啟動培養技能運動 納入疫後復甦戰略|薯片叔叔專欄
(編按:前財政司長曾俊華離開政府後,成立「薯片叔叔共創社」推廣EdTech教育科技。「01教育」致力推廣領先教育思維,邀請曾俊華先生撰寫教育專欄,每周於「01教育」分享他對教育發展的意見。相關合作可電郵聯絡 education@hk01.com )
在早前舉行的「全球教育科技峰會」上,密涅瓦計劃(Minerva Project)的創辦人、主席及行政總裁兼美國密涅瓦大學(Minerva University)校長Ben Nelson指出,「教育機構教授的內容大部份都不重要,並且是以我們不會記得的方式教授」。密涅瓦大學被視為全世界最具創新性的大學,其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慎思明辨、創造性思維、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所有課堂都以跨學科的方式網上進行。學校沒有實體校園,學生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現實場景中實踐所學。
培育能令我們應對現實世界挑戰的技能這個議題不斷在「全球教育科技峰會」出現。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學未來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of Education)執行總監馮進能博士指出數碼化、長壽、全球在地化以至新冠疫情這些巨大趨勢正破壞未來工作,使我們需要新的教育模式,由前置式改為持續終身學習,由標準化改為多元進路。
作為資深高等教育專業人士,Michael深入參與了新加坡「技能創前程行動」(SkillsFuture movement)。其最新的《未來經濟及技能需求報告》(2021)列出三大增長領域和需優先掌握的技術以把握新機遇。
三大增長領域包括「數碼經濟」、「綠色經濟」和「護理經濟」,所需優先技能涵蓋數據工程和數據分析、物聯網、綠色流程設計、環境管理,以至市場研究、持份者管理、道德理念等。除了上述提及的技術外,報告同時強調一系列可轉移的「軟技能」,有助人們慎思明辨、與人交流並與時並進。
Michael提出5大發展方向,使我們的教育系統更具包容性、切合社會需要和高效:
1. 令社會不同階層得到可以負擔的學習
2. 增加每個人接受高等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機會
3. 發展技能以支援公司業務轉型和工作流動性
4. 設計有效以能力為本的學習系統
5. 令教學更吸引,提升學習成果
吸引人才也成為近日香港社會最關注的議題。為了解決不同行業人才短缺問題,我認為現在是時候啟動香港的培養技能運動,作為香港於疫情後復甦策略的其中一部分。香港需要確保城市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硬技能和軟技能,為此進行類似「技能創前程」未來經濟及技能需求的基本及前瞻性分析,同時探討教育和終身學習系統應如何重新設計,以裝備我們迎接未來。
這些都不是能用急就章方法解決的重大挑戰,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製造改變動力。
學校和大學應採用以能力為本學習方法。製訂、追蹤和分析軟技能在10年前可能遙不可及但透過科技已變得可能。在「全球教育科技峰會」上,其中一間教育科技企業「Territorium」 展示了它的人工智能平台可以如何捕捉學生在學術、課外和工作學習經驗,並將其轉化為詳細的能力學習記錄,取代傳統的成績表。
僱主們應該加大對僱員技能的投資,提供能夠滿足僱員需求及興趣的學習及發展計劃。 「Go1」的共同創辦人 Vu Tran 在峰會上分享公司的使命,如何通過其電子學習平台上涵蓋不同主題的精選微型課程賦權僱員、建立他們的好奇心和提供容易接觸及按他們需要的自選學習機會。企業也可以在人才發展和教育科技市場尋找新的商機,正如凱德置地結合學習、生活、工作和休閒概念的地產發展項目所示。
薯片叔叔共創社正在做我們的一小部份,我們希望將志同道合的組織聚集在一起,分享實例典範並嘗試新的學習方案。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我們正組建一個由學校領袖組成的小組。在成人學習方面,令人鼓舞的是,在「全球教育科技峰會」上一些人才發展合作夥伴已經表達了他們共同推動香港技能建設運動的興趣。如果您的機構想成為這個先驅小組的成員,請與我聯繫。
最後,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讓學習成為終生的追求,並創造自己想要的未來。正如我們的峰會主持人Diana Wu David為峰會作出總結時引述印度國父聖雄甘地對世人有深遠影響的名言—「你自己必須成為你在世上想見到的那個改變(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我們應團結一致,為我們希望在香港看到的改變作出貢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