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間小學設計AI應⽤程式助弱勢 實踐正確使用科技提升資訊素養

撰文:蕭輝浩
出版:更新:

人工智能(AI)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技術,為協助小學生認識如何正確使用人工智能,以及提升學生媒體及資訊素養,多個機構自去年11月起為10間小學舉辦課堂,同時與社福機構合作,邀請小學生為不同弱勢社群設計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學習如何運用同理心善用科技。

「⼩學聯校⼈⼯智能技能及素養與社會智慧應⽤協作計劃」由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香港青年協會、⼈⼯智能及社會智慧聯盟(AISIA)在去年11⽉起合⼒推動,為10間伙伴小學提供4節課堂。

智能師傅教長者八段錦招式獲獎

計劃昨日(9日)舉行成果分享會,10間小學隊伍分別以「視障」、「聽障」及「⻑者」為主題,設計能夠改善相關社群⽣活的⼈⼯智能應⽤程式。路德會聖⾺太學校(秀茂坪)代表隊憑藉介紹「智能八段錦」,透過智能師傅教授⻑者完成各式動作,奪得「最優秀表現獎」。

+5

創科⼯業局副局⻑張曼莉:創科將成本港經濟出路

頒獎嘉賓創新科技及⼯業局副局⻑張曼莉致辭時表示,活動能讓學生學習如何善用科技,並且懂得運用同理心,從弱勢社群角度出發,利用科技協助他們改善生活,提出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案。她同時指出,各行各業科技運用與日俱增,創新科技更是本港未來經濟的出路,鼓勵家長從小讓子女接觸不同技術,為未來做好準備。

主辦單位之一,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校長金偉明認為計劃反應理想,除學生投入活動外,現時大部份教師也沒有教授媒體及資訊素養的經驗,透過今次計劃伙伴小學的教師也能從中學習如何教授媒體及資訊素養。

專家:學生必需具備處理資訊能力

計劃顧問浸會大學互動媒體系教授李月蓮表示,現時本港社會已進入互聯網時代,學生日常生活需面對媒體和大量資訊,容易受到誤導,因此學生必需具備處理資訊能力,懂得如何選擇資訊,才能過渡至知識社會。

⼩學聯校⼈⼯智能技能及素養與社會智慧應⽤協作計劃顧問,浸會大學互動媒體系教授李月蓮表示,學生日常生活需面對媒體和大量資訊,容易受到誤導,必需學習和具備處理資訊能力。

她特別指出,現時人工智能技術已廣泛應用,因此學生有必要學習怎樣接觸到人工智能相關的工具或技術,並且需要懂得如何評核這些技術或資訊,以及如何善用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和資訊。今次計劃為小學生提供體驗學習機會,學生除單向學習知識外,更要自行建構知識並且與外界分享,令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