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赴敦煌實習|成莫高窟講解員 遊歷代洞窟作文化傳承
古人逾沙軼漠,歷盡艱辛開闢絲綢之路;縱是斗轉星移,在那漫天黃沙深處,有千餘年歷史的文化寶藏仍能保存下來。
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的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內有眾多珍貴的石窟與塑像,是國內佛教歷史遺跡之一,而「香港青年敦煌實習計劃2024」早前已順利展開,經過選拔後,有20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於6、7月期間深入這文化瑰寶之地,學習成為莫高窟的導賞員,向遊客講解洞窟,宏揚敦煌文化,旅程中獲益良多。
由青年廣場主辦,並獲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及敦煌研究院全力支持的「香港青年敦煌實習計劃2024」,是民青局內地專題實習計劃其中一個項目,計劃於6月3日至7月15日展開,20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遠赴敦煌,進行為期6周的莫高窟見習講解員培訓計劃。在培訓期間,20名香港學生跟從敦煌研究院導師指導,學習莫高窟洞窟及泥塑歷史,並了解壁畫保護工作。他們經過3周培訓後全部通過考核,正式成為見習講解員,然後在餘下3周內帶領遊客導賞洞窟。
《香港01》記者於7月9日在其中2名學生帶領下參觀洞窟,他們分別是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系四年級學生黃卓盈及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二年級學生蘇健培。過程中,黃卓盈及蘇健培互相配合,就洞窟歷史、結構、特色等進行講解,內容豐富,既涉獵不同朝代的壁畫特色、如何體現域外文化的交融,又提及減壓防震的石窟結構,還有自然災害與人為活動對保育工作造成的影響。
雖然學習時間不算長,但2位香港學生成為見習講解員後,已能就洞窟的歷史文化深入淺出侃侃而談,過程流暢淡定,盡心運用其所學進行講解,令作為遊客的記者聽得入神。由於洞窟內部不可拍攝,故此洞內所有迷人畫面只能等遊客親身前往欣賞。
港生自學6個洞窟知識
據了解,蘇健培同學除了學習課程要求的基本內容外,還自學多了6個洞窟的知識,以備不時之需。他坦言出發前往敦煌前,對敦煌認識不深,但培訓期間開始了解中國歷史,並真切感受到古人留下的文物、中華文化等,「是來到以後我才覺得越看越想看,就好像很慢熱的開始,感覺到這種就是以前古人留下來的那種文物」。此外,他又笑言在香港可見高樓大廈林立,到了敦煌卻發現樓宇不高,但天高地闊,加之在鳴沙山看到片地黃沙,別有另一番感受,「咁大個人第一次嚟沙漠嘅震撼」。
看洞窟真正感受盛唐國力昌盛
黃卓盈同學則表示,自己的普通話本來不算流利,甚至在培訓期間也曾令指導老師發笑。但隨着培訓時間漸增,加上帶領導賞團時以普通話向遊客解說的經驗增加,普通話說話技巧得以改善。記者當日跟團時,見到黃同學以普通話跟其他人進行對答已甚流利,而她表示遊客的鼓勵對她有莫大幫助,「其實我的自信是每個遊客給我的」,又指能向一批批遊客介紹莫高窟,「這個是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滿足」。
黃卓盈同學憶述過往在港求學時,從書本中知道盛唐國力鼎盛而富有,但到了莫高窟後,看到盛唐開鑿的石窟以金箔裝飾,才真正體會到盛唐國力的呈現,「入到去莫高窟唔同嘅洞窟,去睇唔同朝代嘅洞窟,你先可以真係去感受到咩叫國力昌盛」。
傳承文化、保育文物,重在教育
在香港大學雙修藝術史和中國文學、副修翻譯的四年級學生蘇雋亦是這項活動的參加者,他指在港大上課時亦有學習關於敦煌藝術文化及保護洞窟方法,惟到達莫高窟後才知道背後工作之繁複。蘇同學提到遊客數量攀升對保護洞窟的影響,因遊客的出入、二氧化碳的排放,或有人不自律以手碰觸壁畫等,均可能對壁畫有負面影響,就算前人花費諸多努力保存文物,逾千年歷史的文物卻可能被後人「多手」一碰而毀於一旦。而他認為「最根源嘅問題就係教育做起」,要將保育知識教育、灌輸於下一代,以保存文化遺產,「對於咁珍貴嘅人類文化遺產,面對佢哋有危機嘅時候,我哋應該點樣去一齊去保護」。
洞窟「大頭佛」顯示古人巧思妙想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四年級學生吳錫松則謙稱自覺缺乏文化底蘊,因本就對敦煌文化興趣深厚,故決定參加這次計劃,對於能獲選感到十分榮幸。吳錫松是理科生,因邏輯思考力較強,對導賞員的任務有幫助。
另外,出於對數字的敏感度,吳同學留意到某些洞窟佛像頭身比例的「不協調」。以130窟為例,佛像高26米,而工匠塑造佛像頭部是刻意製成7米之高,成為「大頭佛」。原來這背後是工匠的巧思妙想,因應禮佛者自下而上的視覺比例進行適當調整以免佛像看起來頭小身大。吳同學深有體會,「我就會覺得其實睇嘢真係要從多角度去睇」,而工匠的匠心細節亦令他感受到「中華文化講求的中庸之道」,凡事需切合於當中的平衡點,啟發了他在生活中留意各方面的「度」。當被問及畢業後是否有意返回敦煌工作,他則笑言對敦煌數碼化保育文物有興趣。
同學看壁畫受震撼:感受到歷史有溫度
香港大學修讀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的二年級學生戴曉儀與記者分享了1件難忘的事,她指首次在老師指導下進入洞窟時,看到保存了千餘年的塑像與壁畫,感到相當震撼。戴同學又指在學習洞窟背景時才真正了解何謂盛唐及史實的呈現,彷彿可以看到千年前古人的生活面貌,「最深刻嘅感受就係我覺得歷史係有溫度,而唔係一段冷冰冰嘅文字」。
學生們在培訓期間亦認識了來自敦煌及中國其他地方的學生,並交換了聯絡方式,增進交流。
指導老師「擇一事,終一生」: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帶領培訓的指導老師對香港學生們的導賞表現讚不絕口,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講解培訓科副科長劉文山老師大讚「整個表現非常矚目」,除了態度認真,順利完成考核,並展現出階段式學習成果,「每一個時期、每一個階段,我們對他們的培訓方式都會采取各種各樣的形式,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盡早順利地達標上崗」。
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24年的劉老師表示,看到學生們就想到20多年前的自己「當時年輕,有熱情、不服輸的精神」,而最重要是永不言棄。劉老師畢業後就從事講解員工作,他表示這是他「第一份工作,應該也是最後一份工作」,將來也會繼續留守敦煌傳承文化,這可能是他印證莫高精神「擇一事,終一生」的志向,「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好就有意義」。
讚賞香港學生「給敦煌文化帶來了不一樣的氣息」
另1位指導老師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講解培訓科科長韓文君女士指出,香港學生們除了學習及工作認真嚴謹外,還有年輕人「應有的朝氣」,「他們用專業的素養和精神,給敦煌文化帶來了不一樣的氣息」。此外,香港學生們遇到問題時總會尋根究底,例如學習窟形內容時會考究出處,「我覺得這就是年輕人應有的精神」。
韓老師又指,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當中,敦煌以及西域地區其實承載了非常重要的一段歷史和文化,她寄望香港學生們在參與完是次培訓計劃後,能「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她又表示香港學生受教育方式與傳統內地受教育方式可能略有不同,但通過是次學習機會可以學會以史鑒今、啟發人生,並將所學帶到生活上,包括學習、工作中,並加以宣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向香港學生提3點寄語:敬畏、敬仰、敬業
至於敦煌研究院甘肅鴻文敦煌藝術研修中心校長邊磊先生補充指「文化就像是我們呼吸一樣」,會直接滲透進每個人中。他又引用一些先生專家們所指「敦煌是千年前的香港,香港是千年後的敦煌」,談及兩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最後他對香港學生們提出3點寄語,「敬畏、敬仰、敬業」。首先是敬畏,他希望香港學生在敦煌學習後學會敬畏古人千年來營造以「敦煌石窟」為代表的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其次是敬仰莫高精神——「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他認為這種精神是可以應用在任何地方,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一件事可以做一輩子,一輩子可以做一件事」;最後是敬業,他期望學生們作為一個中國人,能在日後做好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使者的使命。
保護文物與遊客盛載量的平衡點
石窟雖堅硬,卻非堅不可催。歷經逾千年的風沙洗禮、地震破壞及文物流散他國,要將脆弱的文物保存下來、將珍貴的文化傳承下去,並非易事。同時,要讓群眾參觀領悟文化,卻不能忽視遊客過多其實對洞窟內的環境帶成負面影響,包括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溫度濕度改變、甚或有人違規觸碰壁畫的行為等,都會加速壁畫及泥塑的老化。而根據窟內監測儀的數據,人流過多確實影響窟內環境。故此,敦煌研究院早已開展「數字敦煌」的計劃,利用數碼化技術進行攝影採集及圖像分析處理,將洞窟內部影像以數字化方式保留並上存到網站上。
劉文山老師在採訪時表示旅遊業發展與文物保護是「矛盾體」,由於保護文物的資金極大部份來自旅遊收益,按理說旅客越多資金越多,從經濟效益上而言是有幫助的,所得資金可用以開展保護洞窟的工作。不過,由於每年遊客量持續增加,旺季開始的時間亦一年比一年早,要達至平衡就要盡力進行「全窟數字化」,透過多維度保護方式「找到旅遊開放與文物保護的平衡點」。而目前存有較完整的492個洞窟中的200多個洞窟已完成數字化工作,而其中30個各時期具代表性的洞窟圖像已免費上傳到官網上,當中更包括特別保護洞窟。而進行文物數碼化的好處是方便、清晰度高,且是全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