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功效|茯苓≠土茯苓吃錯易傷身!健脾去濕揀邊種中醫推2款湯水

撰文:楊子豐
出版:更新:

香港天氣濕重,容易令人腸胃脹悶、睏倦無力等,提到去濕良方就不得不說到茯苓。茯苓和土茯苓都是香港常見的藥材,雖然兩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原來功效大有不同。到底兩者差別何在?又應該怎樣選?今次請教了註冊中醫師謝嘉雯為我們排解疑惑。

茯苓和土茯苓分別

茯苓和土茯苓名字相似,但其實來自不同的植物,且主要功效也不同。茯苓屬於多孔菌科的乾燥菌核,主要生長在松科植物的樹根上。味甘、性平。除了健脾去濕外,還有寧心作用土茯苓則屬於百合科植物,光滑菝葜的乾燥根莖,一樣味甘、性平。除清熱解毒外,還可通利關節

茯苓適合人士:

~調理脾胃功能不佳、有濕氣困擾的人
茯苓有助促進消化和吸收,並改善因濕困而引起的水腫和怠倦的症狀。

~受失眠困擾的人
茯苓能寧心安神,對心神不安、容易心悸、失眠的患者有安神作用。

茯苓不適合人士:

~津液不足人士
津液是指身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而茯苓屬利水滲濕藥,如本身缺水的人士應慎用,以免利水太過。

土茯苓適合人士:

~濕熱瘡毒的皮膚患者
土茯苓有除濕解毒止癢的功效,對皮膚病有幫助。

~風濕人士
土茯苓可治風濕引起的關節痛。

土茯苓不適合人士:

~體質偏寒者
土茯苓屬清熱藥,體質偏寒的人不宜服用。如要服用,則在病情受到控制後停止使用,切勿久服,免傷陽氣。

兩種藥材要怎樣選擇?

謝嘉雯醫師指,茯苓藥性平和,較適合日常保健;土茯苓則因應需要或症狀而使用。而市面上茯苓及土茯苓均有新鮮及乾貨兩款,鮮貨茯苓或土茯苓都是新鮮採摘,由於含水量高,質地較濕潤,因此保存時間較短,需要在短時間內使用或進行加工。至於乾貨,由於水分在進行晾曬或烘乾時已被去除,保存時間較長,更便於儲存。而兩者功效相若,但使用新鮮貨時,因水分多,使用量多為乾貨的2倍。例如:乾貨用30克,鮮品便要用60克左右。因此,在選擇上,可以儲存時間及用量作為考量。

茯苓、土茯苓怎樣存放?

茯苓和土茯苓的乾貨應置放在乾燥的地方防潮,以免發黴或滋生昆蟲。

近日天氣回暖,春天來臨,天氣漸轉趨潮濕,謝嘉雯醫師推介了兩款健脾去濕的湯水,有助避免因濕氣瘀滯在體內,而怠倦的徵狀。做法簡單,不妨一試。

去濕湯水1:老黃瓜茯苓健脾去濕湯食譜

老黃瓜茯苓健脾去濕湯示意圖(資料圖片)

材料:乾茯苓50克、乾淮山50克、苡米30克、老黃瓜1個、瘦肉適量

做法:

1. 瘦肉汆水後,洗淨瀝乾,備用。

2. 乾茯苓、乾淮山、苡米和已切件老黃瓜,洗淨備用。

3. 水煲滾後加入所有材料,水沸後改用慢火續煲1.5小時便可。

功效:因天氣潮濕而出現關節腫痛者或皮膚泛紅、瘙癢者,可以使用土茯苓熬湯。

去濕湯水2:土茯苓粉葛赤小豆湯

土茯苓粉葛赤小豆湯示意圖(資料圖片)

材料:新鮮粉葛1個、乾土伏苓30克、赤小豆30克、粟米1條、蜜棗3粒、豬骨適量

1. 凍水放入豬骨汆水,瀝乾備用。

2. 粉葛切塊。

3. 水煲滾後加入所有材料,水沸後改用慢火續煲1.5小時便可。

同場加映,袪濕湯|蓮子淮山袪濕素湯健脾補腎利關節 寒濕天氣啱飲孕婦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