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芡貼士|厚芡/薄芡咪亂打 做错2動作味怪水汪汪!芡汁黃金比例

撰文:古曦朗
出版:更新:

打芡是烹調中常會用到的技巧,通常都是指澱粉開水,再加入食物中。但其實打芡這動作也蘊含着不少學問,厚芡、薄芡要什麼時候用,你又知道嗎?

打芡收汁,基本上是做菜的最後一項程序。(資料圖片)

打芡2大法:厚芡、薄芡幾時用?

芡汁主要是澱粉加水調製而成,而各種菜餚所用的芡汁稀稠度都不同,必須根據不同的烹調方法和特色而定,大致可分2類:

1. 厚芡 澱粉、水比例1:1.2

咕嚕肉是最常見用到厚芡的菜餚之一,芡汁以糖醋汁及生粉水為主,醬汁較濃稠,緊緊裹著每件肉塊。(圖:名人坊)

厚芡粉汁濃度高,澱粉和水的比例約為1:1.2。根據其作用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包芡和糊芡。

包芡:芡汁最濃厚,黏性大,適合用於溜、爆、炒的烹調方式,如油爆香菇、炒腰花

糊芡:芡汁比包芡稀一點,能夠令湯汁成為糊狀,使湯菜融合、口感柔軟滑潤,常用放燴菜,如燴飯、豆腐羹等等。

2.薄芡 澱粉、水比例1:1.5

蛋白蝦球的芡汁為薄芡,以生粉及上湯調配而成,質感較稀薄。(圖:名人坊)

薄芡芡汁比較稀薄,澱粉和水的比例約為1:1.5。根據其作用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流芡和米湯芡。

流芡:芡汁較稀,其作用是令滷水汁更濃稠,一部份的芡汁會附在菜餚上,增加食物的色澤和滋味,普遍適用於燒、扒、溜等烹調手法,如紅燒豬手、扒雞等

米湯芡:又名奶湯芡,它的芡汁最為稀薄,黏附不到食材,主要是令菜式湯汁略稠一點,適用於烹調口味清淡的菜式,如燒海參等。

正確倒芡水3個步驟請按下圖參考︰

+5

打芡後:切忌攪拌、加調味料!小心脫芡變稀

在菜式打芡之後,食物的湯汁會變得濃稠,並且會附在食材表面。這時記得不要再添加調味料,又或者不斷攪拌了!再打芡後加入調味料,會把芡汁沖散,同時令湯汁黏稠度降低。況且食物已被芡汁包裹,這時加入調味料根本無法令食材入味,只會令食物味道變得怪異,得不償失。

此外,如果在食物打芡淋油後不停攪拌,會影響澱粉的黏稠度,令芡汁變稀,造成脫芡現象。打芡所花的工夫就完全白費了。

資料來源:《大廚不傳烹調秘800招》(人民大學食品化學系的黃梅麗教授、王俊卿教授、食品商品學碩士林葛共同著作)/ 米芝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