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紓緩|胃痛先分寒熱底?中醫推介2款湯水益胃潤燥防胃酸倒流
![胃痛紓緩|胃痛先分寒熱底?中醫推介2款湯水益胃潤燥防胃酸倒流 胃痛紓緩|胃痛先分寒熱底?中醫推介2款湯水益胃潤燥防胃酸倒流](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11007/522814189538906112931807.jpeg/NCJLpvqzztiGmjfMzGgWOaRZa8bfraGvJEvTjSRL040?v=w1920r16_9)
胃食道逆流紓緩|經常有胃酸倒流或胃痛不適,除了吃胃藥外,也可以喝湯水紓緩,中醫推介2款簡單湯水,有助養脾益胃、益氣生津。不過,先認清是寒底胃痛,還是熱底胃痛。
胃痛紓緩|寒底、熱底分別
寒底人士:常手足冰冷、面白口淡、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皮膚較乾不潤澤
熱底人士:面紅身熱,目赤口渴、喜冷飲、小便赤黃、大便乾結、易長紅斑、黃褐斑、皮膚粗糙
胃痛紓緩|寒底胃痛 太子參茯苓粟米湯健脾益胃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博士在TVB節目《醫醫,我不想再病了》中,曾推介太子參煲湯紓緩胃部不適。太子參補而不燥,相比人參、高麗參,沒有那麼燥熱。若想達至更好的健脾效果,除了養胃之外,也需要潤肺。利用粟米、陳皮、豬肉、甘筍、太子參、茯苓、白朮和豬𦟌煮湯,有助養脾、益胃。此湯適合寒底人士。
如有胃病,容易疲勞,有氣無力的人宜喝。
按圖有太子參茯苓粟米湯食譜及當中的食材功效︰
太子參︰健脾益肺
茯苓、白朮︰去濕
陳皮︰開胃
甘筍、粟米︰養脾胃
【太子參茯苓粟米湯】食譜
材料:
豬𦟌500克
茯苓30克
太子參20克
白朮15克
陳皮6克
甘筍1支
粟米1支
水1公升
做法:
1.洗淨豬𦟌,準備一鍋冷水,放入豬𦟌。
2.開中細火,至水將滾時,取出豬𦟌,用清水沖洗備用。
3.另開一鍋滾水,放入其他食材及豬𦟌。
4.細火煮湯2.5小時完成。
胃痛紓緩|熱底胃痛 木瓜雪耳湯滋陰潤燥
如果是熱底、燥底人士,楊醫師建議可飲用木瓜雪耳湯,木瓜、雪耳可滋陰潤燥,並紓緩胃部因陰虛、有虛火的不適。
【木瓜雪耳湯】食譜
材料︰
唐排500克
木瓜300克
雪耳30克
南北杏各15克
無花果2粒
薑2片
水1公升
做法︰
1.洗淨唐排,準備一鍋冷水,放入唐排。
2.開中細火,至水將滾時,取出唐排,用清水沖洗備用。
3.雪耳浸發至軟身。
4.另開一鍋滾水,放入全部食材,細火煮2.5小時完成。
此外,吃薑也有幫助,薑可以暖胃、驅風散寒,若遇到噁心、作嘔、胃不適,進食或口唅少許薑片,有助健脾胃及和胃。
【相關閱讀】健康飲食|椰菜秋葵助修復胃壁護胃 營養師:蔬菜纖維太粗會傷胃
點擊下圖看吃什麼食物可以護胃?👇
參考資料︰TVB《醫醫,我不想再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