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冬甩Bagel大不同!中間為何有個窿?1大原因冬甩意外誕生

撰文:黃翠衣
出版:更新:

冬甩(Donut甜甜圈)已存在了幾個世紀,全球約有50種。香港亦有一種冬甩食品「沙翁」(炸蛋球),是茶記及老餅店的名物。不過,最為人認識的是水泡狀中間有個窿的款式。不過,你有否想過中間為什麼有個洞?而同樣也有個洞、外貌極相似的Bagel,有什麼大不同口月口?

冬甩Donut營養|甜甜圈高脂高糖 七彩繽紛

外國有句諺語「Focus on the donut, not the hole!」意思是珍惜能把握的事,别只管缺失的部分。Donut或Doughnut,在香港都稱呼為冬甩,台灣稱做甜甜圈,圓碌碌環狀的麵包圈質感柔軟,麵糰在發酵後製成圓圈,再炸至金黃,淋上朱古力漿、糖漿或糖霜等,款式多姿多彩、夢幻繽紛。然而,它的脂肪及糖含量也極高,通常被視為不健康及致肥的食品。

冬甩(Donuts/Doughnut)是油炸食品,脂肪及糖含量極高,款式五花八門。(Tania Miron/Unsplash)

冬甩(甜甜圈)種類

冬甩種類|美式冬甩(American Doughnut)

可分為三種:
第1種蛋糕冬甩(Cake Doughnut)用蛋糕麵糰製作,以小梳打或泡打粉作膨鬆劑。
第2種酵母冬甩(Yeast Doughnut),用酵母當膨鬆劑,口感較有彈性。
第3種馬鈴薯冬甩(Potato Doughnut),口感跟蛋糕冬甩相似,某部分材料換上薯蓉製作。

冬甩種類|Old-Fashioned Doughnut

Old-Fashioned Doughnut,屬於蛋糕冬甩之一,以小梳打或泡打粉作膨鬆劑,用低溫來油炸,外觀和一般冬甩不同,表面不平整,外層帶點酥脆。

Old-Fashioned Doughnut(firecakes /IG)

冬甩種類|French Cruller

French Cruller用製泡芙的麵糰製作,然後油炸,外面酥脆內鬆軟,比傳統的酵母或蛋糕冬甩更輕更「通風」,裡面幾乎是空心的。

French Crulle(fooodfavorites/IG)

冬甩種類|波堤冬甩

波堤冬甩是日本Mister Donut開發的產品,由8顆小球組成一個圓圈,口感Q彈似麻糬。

波堤冬甩(foodwithkaythlin/IG)

冬甩種類|果醬冬甩、鮮奶油冬甩

不少國家有果醬冬甩(Jelly Doughnut)和鮮奶油冬甩(Cream Doughnut),使用酵母來膨脹,中心沒有打通,方便在最後擠入果醬或鮮奶油。

不少國家有果醬冬甩(Jelly Doughnut)和鮮奶油冬甩(Cream Doughnut)(Leon Ephraim/Unsplash)

冬甩種類|冬甩波

圓球狀的冬甩波(Doughnut Hole / Doughnut Ball)好像有洞的冬甩所缺的那部分,或者可將它擠入水泡狀的冬甩內,於是乎衍生了有趣的稱呼「Doughnut Hole」。

冬甩波(Doughnut Hole / Doughnut Ball)(Jonathan Farber/Unsplash)

Bagel、Donut大不同

同樣在中間「穿咗個窿」的有Bagel,在香港似乎較少人用中文名來稱呼,普遍也喚它做Bagel,在台灣則稱它為貝果。Bagel與冬甩猶如堂兄弟,大家也是圓碌碌環狀,中間有個洞,但口感和製法卻大大不同。

按圖了解更多Bagel與Donut的分別︰

Bagel先在沸水中灼燙,才入焗爐烘烤,是麵包的一種呈現方式。(Mae Mu/Unsplash)
+2

製法:Bagel和冬甩在製法上已大大不同,Bagel皮韌肉軟,是耐嚼的麵包,麵糰發酵後製成圓圈,先在沸水中灼燙,才入焗爐烘烤。冬甩便毋須水燙這重工夫了。

口味:可以是原味,或者嵌入了提子乾或洋蔥,又或者麵包上灑了大麻籽或南瓜籽,傳統的是灑上罌粟或芝麻,有些可能在表面上撒鹽。

享用:橫向剖開麵包,塗果醬、蜜糖或牛油忌廉,亦有人喜歡再烤熱後塗醬。Bagel甚至被拿來當三文治,夾火腿、生菜和番茄享用。

營養:Bagel比冬甩健康,麵糰以較少糖及較少鹽製作,非油炸,如果以全麥製的Bagel更有豐富的食用纖維及抗氧化物,每個原味Bagel的熱量約有250至300千卡。

總結︰
Bagel相對冬甩,款式比較單一,只是麵包的一種,以灼燙後焗的方式製作。
冬甩Donut是一個大家族,有很多不同款式,以油炸製作,在上面灑遍糖漿或糖霜。

為何冬甩和Bagel中間有個洞,傳聞眾說紛紜。(Amanda_Vick/Unsplash)

冬甩、Bagel中間為什麼有個洞?有什麼功能?

關於冬甩中間有個洞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個最廣為流傳的是一名美國船長Hanson Gregory在1916年3月接受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訪時,向各記者敘述「發明」冬甩的經過。

冬甩的誕生,原來是為了可以均勻地炸熟而不炸燶。(Paul Neil/Unsplash)

於1847年當時他只16歲,在船上吃著冬甩的「前身」,那是一塊油炸的甜蛋糕(fried cake),邊緣脆卜卜非常美味,但吃到中心時總覺得非常油膩,裡面甚至乎好像沒有熟透。於是Hanson靈機一觸,將炸蛋糕的中間位置開一個洞,這樣全份蛋糕便可均勻地炸熟,又不怕炸燶,而且跟邊緣一樣可口,冬甩就此誕生。

當冬甩在美國流行之際,Bagel同時也變得流行,麵包師傅和街頭小販經常將Bagel用長棍穿起或用長繩捆起出售。亦有說Bagel源自德國的椒鹽卷餅(Pretzels),從長麵糰扭個圈成了Bagel。

Bagel相對上比冬甩較健康,市面上不少cafe有Bagel出售,價錢看來似乎較貴,不過也贏到不少捧場客青睞,記者自己便是其中之一,也曾經嘗試過自己做Bagel,過程跟做麵包一樣,但多了一個步驟便是在麵糰發酵後,要先灼燙麵糰,瀝乾水分後入爐烘焗,雖則有些許麻煩,但喜歡做麵包的人,當看著麵糰慢慢長大,內心充滿快樂感覺。

Bagel食譜。(《自煮.簡蔬食》/尹嘉蔚著/研出版)

Bagel食譜

材料(4-5 個):
高筋麵粉160 克
室溫水80 毫升
糖5茶匙
鹽1/4 茶匙
快速酵母1 茶匙

做法:
1 將80克高筋粉及糖放在攪拌盆內,酵母放在糖的旁邊,對準酵母注入室溫水,拌勻。
2 再倒入80克高筋麵粉及鹽,拌成麵糰,將麵糰放桌上,搓揉至光滑。|
3 將麵糰修成圓形,摺口向下,放回盤內,用保鮮紙蓋好,以攝氏40度發酵麵糰約25分鐘。
4 測試麵糰,手指沾少許高筋麵粉,戳向麵糰中央,不黏手指便可。然後按麵糰4下排氣。
5 將麵糰分成4份,小麵糰修圓,用保鮮紙蓋好,靜置約10分鐘。
6 將麵糰做成環狀,並放入滾水汆燙約半分鐘,撈起瀝乾。
7 將麵糰放上烤盤,放入已預熱190度焗爐焗15分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