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絲襪奶茶或是抑鬱元兇?打工仔小心糖分攝取過量!
奶茶是當代的人的興奮劑,口服點滴(吊針),快樂泉源。即使知道喝奶茶會讓周杰倫都變周杰「亻侖」,但還是會忍不住飲。安慰自己,奶茶雖然有熱量,但冰奶茶是凍的,可以抵消,問題不大。
不過,奶茶裡面的熱量除了帶來物理攻擊發胖以外,也因含有大量糖分而產生一定的魔法傷害。糖分的過量攝入會對心理狀態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使人產生淡淡的憂傷,也就是常說的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
英國白廳研究II(Whitehall Study II)在過去22年間跟踪記錄了8000人的飲食習慣,其中的某個部分也涉及到了不同糖分攝取對人們健康狀況的不同影響。結果表明,以五年為一個階段的話,每天攝取67克糖及以上的人比每天只攝取40克及以下的人,患有抑鬱症的機率要高23%。由於該實驗的參與者只有男性,因此並不能完全代表女性群體也相同。
不過2015年的一項針對7萬名女性的調查研究也顯示了糖與抑鬱症之間的聯繫,並且該調查還指出這些產生負面影響的糖分多為飲料、甜食等人工添加糖,而水果、蔬菜裡面的天然糖則不會。
問完了是不是,接下來就要討論一下為什麼了,到底為什麼本該甜甜的糖在我們的大腦中卻變得苦苦的。雖然目前還沒辦法弄清楚糖與負面情緒之間的直接影響,但通過一些側面實驗和研究我們或許能窺探其中的聯繫。
點擊看清實驗、研究結論!
同尼古丁、酒精、海洛英等相同,糖也能夠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我們都知道多巴胺就是人體的快樂源泉,大腦只有分泌了足夠的多巴胺,才能使喪氣的人類感到人間還值得。
但多巴胺也有耐受性,曾經一顆糖就能帶來的快樂隨著長期糖分的攝入,則需要更多的糖才能獲得相同的多巴胺分泌量。因此糖上癮也與其他上癮症狀有相似之處,總是伴隨著上癮物攝入量的不斷增加。
而如果下定決心要戒糖或因某種原因相應減少了糖的攝入量,那麼隨之而來的則是新一輪的焦慮。由於突然失去了一種喚醒多巴胺接收體的方式,大腦則會從興奮、愉悅狀態一躍而下變得悶悶不樂,並開始「懷念」起過去與糖相伴的日子。
大多數人的戒糖行為因此而夭折,由於沒有辦法抵抗大腦不斷發來的暗示,於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焦慮吃糖、吃糖焦慮的惡性循環之中。
普林斯頓大學的Carlo Colantuoni博士曾利用老鼠來進行糖戒斷實驗,結果顯示一隻對糖上癮的老鼠在被剝奪了吃糖的權利之後,不僅行為上會顯示出明顯的焦躁,且有牙齒、手腳、身體顫抖等生理戒斷反應,這與人類在戒治毒品時的狀況有相似之處。
此後圍繞著老鼠作為實驗對象的糖戒斷實驗還有許多,也有文章、論文因此而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糖與海洛英有著高度相似之處。但隨即而來的反對不斷,大多數生物學家都認為實驗結果多來源於齧齒類動物,糖戒斷對於人類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大部分人類無法完全的克制糖份攝入,主要原因還停留在心理層面。且糖與海洛英在危害程度上明顯不是一個層級的,所以將二者相提並論是十分可笑的行為。
不過,雖然糖與其他上癮物質來說,只是一個非常非常微小的存在。但過度無節制的攝入始終百害而無一利。
畢竟生命中所有的多巴胺分泌早已在暗中都標好了價格,肥宅快樂水帶來的未必是快樂,還可能是焦慮和抑鬱。更何況糖還會引起高血壓、心臟病、高脂肪等生理疾病,並且很多時候人會長痘痘並不是因為吃辣,而是為了緩解辣味時的飲料喝多了,飲料裡面的糖才是罪魁禍首。
所以說在面對奶茶的時候還是要克制一下。
【本文獲「狂丸科學」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kuangwanplay】
參考資料: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epression/sugar-and-depression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the-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article/dietary-pattern-and-depressive-symptoms-in-middle-age/96D634CD33BD7B11F0C731BF73BA9CD3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neuronarrative/201709/the-link-between-sugar-and-depression-what-you-should-kno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5649-7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102/2/454/45645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6452202001239
http://www.lifescience.net.cn/news/upload/20144357.pdf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3/150302121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