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拿魚揭秘】吞拿魚滋味大解密 赤身、中拖羅、大拖羅是什麼?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吞拿魚又叫「金槍魚」或「鮪魚」,日本就稱「鮪魚」為まぐろ(MAGURO)。最早在西元1830-1844已經有人食用。當時日本人只取食瘦肉部分,而且只被視為便宜貨。直到明治時代,吞拿魚才漸漸受到重視。去到後期,含極高脂肪的肥拖羅更大受歡迎 。「拖羅」其實是來自日文:とろ(TORO)的讀音直譯,實質是指魚腩的部位。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星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撰文:紅色單車

吞拿魚主要有三個主要的食用部分:

赤身(あかみ):即瘦肉、紅肉,魚背不含油脂的部位。肉是呈紅色,因為吞拿魚的肌肉裏面含有大量肌紅蛋白。而且含脂量少、肉質實、有咬口,價錢較平。

赤身(あかみ):即瘦肉、紅肉,魚背不含油脂的部位。(gettyimage/視覺中國)

中拖羅(ちゅうとろ):顏色粉紅,脂肪比例較高,魚香持而恰到好處的魚油脂,非常甘香,肥瘦大約是「赤身」以及脂肪豐富「大拖羅」的之間。

中拖羅(ちゅうとろ):顏色粉紅,脂肪比例較高。(gettyimage/視覺中國)

大拖羅(おおとろ):顏色比中拖羅更淺色,顏色偏白,是腹部較前方。這個部位脂肪相當多,脂肪分佈好像雪花般,富天然魚油脂的甘香,入口即溶。由於脂肪精華味道濃郁,因此在壽司店享用時,店家會建議先品嘗完味道較淡的壽司之後,再品嘗味道肥美的大拖羅。由於魚腩位運動量少,最容易積聚脂肪,因此也是整條魚最肥美的部分。

大拖羅(おおとろ):顏色比中拖羅更淺色,顏色偏白,是腹部較前方。(gettyimage/視覺中國)

但為什麼大拖羅的價格那麼貴?是因為大拖羅佔整條魚不足30%,所以特別矜貴。若再吃得刁鑽點,可以選擇魚頸以下、魚脊骨同魚腩中間的位置,油脂含量達25%,口感和吃霜降和牛一樣!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吞拿魚有咩位置好食、又有咩唔同?」】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