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粽】台南古早粽 滷水入味吃不膩
![【異鄉粽】台南古早粽 滷水入味吃不膩 【異鄉粽】台南古早粽 滷水入味吃不膩](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109286/org/d73f7c144a2230976b8d94a33e85d640.jpg/QllHAZvv4Qjh9lWDQI2EbVs7qxT3y4lZYZZsPGGWbDw?v=w1920r16_9)
撰文:黃美云
出版:更新:
![台南古早粽,既香濃又不油膩,感覺似吃滷肉飯。(潘思穎攝) 台南古早粽,既香濃又不油膩,感覺似吃滷肉飯。(潘思穎攝)](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109362/org/eca65ea99f3d0b89b7803b49346d21e5.jpg/NMpNNPpOSTePHlILz1owVWfBkWlUi-hI93W6D_d1ug8?v=w1920)
端午節前,很多家庭都有包粽的傳統。一來為食,二來是送朋友。13年前嫁來香港的台灣人李若瑜,是日帶着材料來到同鄉吳文琦家齊齊包粽。李若瑜每年都包300多個粽,今年則再下一城,連同學佛的友人,再包逾百個素粽送給老人家。素粽以粳米取代珍珠米和糯米,更容易消化,再加上紅豆、綠豆仁、花生、眉豆、冬菇、栗子作為材料。
而當天到同鄉吳文琦家包裹的,則是台南古早風味的肉粽。粽子的材料相當豐富。為了縮短烚煮時間,她以珍珠米替代糯米,加入綠豆仁、花生混搭,拌以豬肉、冬菇、蝦米、米、花生、綠豆。全部餡料都經過蠔油、五香粉、醬油、冰糖調成的滷汁洗禮,味道極好,感覺在吃帶點黏力、和而不散的滷肉飯,不油不膩,一不小心會吃下兩大隻。
李若瑜的手藝師承婆婆,「我7、8歲跟婆婆學包粽子。她用荔枝柴燒很大鍋水,木頭香和粽葉味混在一起,香得很。婆婆在一條木棍上掛滿棉繩,裹好的粽就貼着繩,一卷,一拉,俐落。」不過,李若瑜來港後包的雖是南部風味粽,但材料上有點改變,「台灣糯米品種不同,花生也較腍甜,澎湖魷魚乾鮮甜,買不到的都一一捨棄。」
1.取2塊粽葉,滑溜的一面向上,一半疊在一起。2.將粽葉折成錐狀。3.依次序放入少許珍珠米、冬菇、蝦米、豬肉、蛋黃、最後再加入珍珠米蓋着所有材料。4.加一塊粽葉在外。5.將未覆蓋餡料的粽葉,摺疊在一起。6.兩旁多餘粽葉向下折,使粽成形,繫上草繩綁緊。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
台南古早粽食譜(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