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尋味】馬來亞穆斯林旅居香港 咖喱解鄉愁(上)
「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打招呼時都是問『你好嗎?』但馬來西亞人卻會問:『Dah Makan?』意即問你『食咗飯未?』跟你們香港人很相似呢!我們的共通點就是從飲食方面關心別人。」
來自檳城的Norshamshida這樣告訴我(朋友都叫她Sham)。她是馬來西亞旅遊促進局香港分局長,一年半前被派駐香港,帶着3個子女來港生活。穆斯林身份給予她穿戴頭巾的義務,亮麗的頭巾也標誌她異鄉人的身份。
攝影:王嘉豪
文化差異:誰比誰重口味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國家,受印度、泰國、華人等外來文化影響甚大, 因此飲食也駁雜了不同國家特色。那裏最多就是陽光和雨水,天氣炎熱潮濕,酸酸辣辣的食物最能促進食慾,同時幫助排汗散熱,面對香港同事對馬來菜「重口味」的指控,Sham也不得不點頭同意。
最愛家鄉味道,但香港好歹是個美食天堂(雖然天堂在退步),自然有讓Sham讚歎的美食。「我最喜歡點心,愛群清真寺有美味的清真點心,另外我也常常去九龍城吃清真牛肉館的牛肉包。」在香港,她見識到廣東菜的講究,廣東人蒸魚對時間和火候掌握得剛剛好,這鮮嫩馬來西亞菜少有。不過有樣「陀地」食物,她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來:「蛇羹!」異鄉人也許覺得,講重口味還是香港人贏。
入廚慰鄉愁
既是三子之母,又要兼顧繁重公務,Sham平日都靠印傭打理日常起居。一到假日便會下廚煮兩道家鄉菜,一來增加親子互動,二來慰解鄉愁。Sham偶爾會煮馬來咖喱雞,香料有些是從馬來西亞帶來的,有些在銅鑼灣營多超市買來;清真肉類就到住所附近街市幫襯清真肉舖,沒有HALAH標記的肉類都一概不能吃。
馬來咖喱雞用上多種香料,如丁香、八角、咖喱葉、紅咖喱粉,Sham還加入從馬來西亞帶來的亞參醬,亞參果,又名酸豆、羅望子,味道酸咪咪,最後加上馬來人最愛的椰汁,咖喱酸辣之餘有淡淡椰香,非常開胃。伴白飯或薄餅同吃,餐桌上記者學Sham一家大小用右手吃飯,更添馬來風味。
異鄉人看香港
身居旅遊局要職,每幾年會調一次駐點,早有心理準備離鄉別井,加上在香港可以講英語,溝通不成問題,因此來港後很快就適應這裏的生活。那麼這個馬拉人如何看香港人?「與馬來西亞人相比,香港人工作很專業,很有效率,讓我很佩服。吃飯時他們會先夾餸給別人,很好客,我現在也在學習這個禮貌。」
子女在港島東讀國際學校,Sham與其他家長會在Whatsapp群組不時互通消息,假日又會一起行山、聚餐,讓她有被照顧的感覺。不過,一身穆斯林穿戴有時也惹來白眼,見她披了頭巾,街上有人會以不太禮貌的目光看她,也曾被誤認作印傭,教她哭笑不得。
一個小女人...
在香港,物質上一切不缺,但因工作與丈夫分隔兩地,這個局長級事業女性,還是有軟弱的時候。「孩子有時候很難管教,闖了禍,我也手足無措,很想丈夫在身邊和我一起支撐這個家。」縱使Sham把生活打點得妥當,想到丈夫不在枕邊,眼神中露出無限幽婉。
匆匆過客,異鄉人的羈愁,藉着信仰和祈禱,透過味道,總算找到了一絲慰藉。
馬來咖喱雞食譜(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