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博評】亞洲最大地下火車站的冷清

撰文:何亦文
出版:更新:

位於深圳核心區的福田火車站是一組巨大的地下建築群,號稱是亞洲最大的地下火車站,其全稱是「廣深港客運專線深圳福田站」,從名稱上看與香港關係密切。

不久前在這個面積相當於21個足球場(14.7萬平方米)的「地下城」所見,由於與香港連接的高鐵尚未通車,偌大的車站十分冷清,和內地其它火車站人頭湧湧、人聲鼎沸的場面形成強烈反差。聯想到香港社會關於「一地兩檢」尚未結束的爭議,不知這個耗資巨大的龐然大物何時才能真正扮演「將深圳、香港的城市軌道交通連成一片,辦理香港和廣州方向的始發城際列車、廣州與香港間的通過城際列車」的角色。

在粵港澳大灣區尚停留在概念之時,廣東近日公佈《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三五」規劃》,提出「鞏固深圳世界級集裝箱樞紐港優勢,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綜合鐵路樞紐,完善立足珠三角、聯繫香港、面向全球的樞紐服務能力」,深圳的蠢蠢欲動呈咄咄逼人之勢。

按照將深圳機場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目標,規劃提出對深圳寶安機場進行擴建、增加國際航班航線航點數量(現有30條境外航線),到2020年機場旅客吞吐能力達到4500萬人次/年(2016年為4197萬人次)。

關於興建「深圳第二機場」的傳聞,規劃稱「惠州機場將建設幹線機場,主要服務於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地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由於與香港連接的高鐵尚未通車,偌大的福田車站十分冷清,和內地其它火車站人頭湧湧、人聲鼎沸的場面形成強烈反差。(新華社)

眾所周知,香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已經讓位於深圳,「加快20萬吨級集裝箱泊位和航道建設,佈局覆蓋全球的航運航線網」,「到2020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800萬標準箱」是深圳十三五規劃的目標。

按照國家民航總局十三五規劃,廣州將建設第二個機場,成為「全球重要的航空綜合樞紐之一」,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超過9000萬人;深圳機場也將興建第三條跑道,這些都將對香港機場形成正面衝擊。

「提升深圳機場國際樞紐功能」,「推進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第三跑道、T4航站區一期工程建設,實現雙跑道獨立運行」,到2020年「機場客運吞吐量達到4800萬人次(較廣東交通運輸規劃多300萬)」。這些計劃都呈現於深圳十三五規劃中。在過去的國家級規劃中,香港定位是「國際樞紐機場」,深圳是「幹線機場」,不過現在深圳已將自己的目標提高到與香港平行的位置────「國際樞紐機場」,興建第三跑道應當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具體行動。此次提出惠州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無疑令深圳建成「國際樞紐機場」的信心大增。

《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興建聯接廣東、東莞和深圳的「穗莞深」、深圳至惠州的「深惠」城際軌道,建成之後將有利於深圳機場與珠三角和粵東聯為一體。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2015年的通車計劃一再延期,2018年第三季度能否完成?「一地兩檢」爭拗能否在那時平息?這麼多不確定性,福田,這個亞洲最大的地下火車站很可能還要繼續冷清下去。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