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從台灣意識論爭看「中國結」與「本土結」
「台灣意識論戰」發生在1983至1984年期間,是一群台灣知識分子在黨外雜誌展開的論戰,爭論台灣人的「台灣意識」和「中國意識」。
台灣意識論者主張以本土意識為重,甚至主張台灣獨立,而中國意識論者則視中國為「父祖之國」,主張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思想和兩岸統一。
本書《台灣意識論戰選集》由台灣文學研究者、泛綠陣營支持者陳芳明以筆名「施敏輝」編成。本書副題為〈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總決算〉。
透過編者集結的文章,讀者可以了解當時台灣人本土意識冒起的經過,亦可以從另一角度,看主張中國意識的台灣人的立場,從而了解現時以國民黨為首的台灣泛藍陣營的「親中思想情意結」有何特點,從何而來。
香港當下身分認同政治鬧得正熱,香港也有「中國結」與「香港結」的意識論爭,是以這本書對理解香港當下時局,很具參考價值。
起因:侯德健事件、陳映真〈向着更寬廣的歷史視野……〉
「侯德健事件」是「台灣意識論戰」的起因,侯德健是台灣歌手,後來在中國六四事件中,為天安門廣場四君子之一。1978年,其曲《龍的傳人》傳遍兩岸三地,歌曲宣揚的「中華民族主義」,令台灣人、香港人反思何謂中國意識和何謂中國人的問題。1983年,侯德健自香港秘密進入中國,當時有消息指他將在中國北京進修音樂。由於當時台灣與中國互相隔離,「侯德健事件」引發台人震驚。
其後多名台灣文化人撰文評論「侯德健事件」;於1968年因在台宣揚共產思想被捕、多年支持「中國統一」的台灣左翼作家陳映真,是論戰中「中國意識」的代表,他發表〈向着更寬廣的歷史視野……〉,成為台灣意識論戰的開端。
在〈向〉一文中,陳映真不認同「台灣人意識」存在,認為數百年來移居海外的漢人為數不少,但都不會產生與「中國人」身分對立的本土意識。他認為台灣的漢人如同其他移民到東南亞國家的漢人一樣,大家終歸都是「中國人」。他認為中國意識是渾天而成的民族主義,是「更寬廣的歷史視野」,而「台灣人意識」,只是小撮人的「落後反華意識」所引起的「幼稚、可笑」思想和「分離主義」。
中國意識論 無法解釋「新加坡意識」
陳映真的文章引起很多持台灣意識的論者回應;編者認為蔡義敏與陳樹雄的文章,是對陳映真「中國意識論」的最好答覆。蔡義敏認為陳映真持雙重標準,一方面說中國意識是自然而成的民族主義,另一方面卻不願承認台灣人在過去數百年自然衍生的本土意識。
陳樹雄則指,台灣意識早在日治時期便已成形。日本人為台灣引入現代化的交通、社會、經濟設施,令台灣產生全島休戚與共的台灣意識。即便是在戰後,從中國大陸來台的人,在封閉的兩岸局面下,也逐漸融入台灣社會成為台灣人。他亦反對將台灣意識視為分離主義,並認為台灣人民與中共從來「不在一起」,談不上分離。
編者認為,到南洋的移民,例如到印尼、越南的漢人,他們人口雖多,但並非國家的主流族群,他們只有兩類選擇──要不融入當地社會,產生印尼意識或越南意識,要不就完全和社會隔離,維持中國人的身分認同,而不能發展獨立的本土意識。這意味,海外華人因應生存環境,不難有與中國大陸有別的本土意識。
按編者觀點,「新加坡意識」可用來反駁陳映真「台灣人意識」不存在的觀點。在新加坡,正因為漢人移民佔多數,因此能在當地建立一個獨立於中國的政治體制、發展更明顯有別於中國意識的華人「新加坡意識」──對新加坡華人而言,「中國民族主義」並不一定受歡迎。
就新加坡華人的「新加坡意識」,研究華語語系(Sinophone studies)、著有《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現於香港大學任教的學者史書美,有相類看法──在今年5月新加坡《聯合早報》訪問中,她指「新加坡華文文學不是中國文學」。與新加坡華人相類,台灣漢人是台灣島的主要族群。他們與島上的原住民長久生活,足以孕育一種獨立於中國意識的台灣意識──以台灣為主體、屬於台灣人的身分認同。
「中國結」與「本土結」 不一定是二元對立
台灣意識論戰象徵了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是台灣民主化背後的一大推動力;編者在書中序指出:
戰後30年來,還未有過一場論戰能夠如此放膽觸探思想的禁區,使台灣政治運動與文學運動的本土精神提昇到一個新的境界。
直到今天,台灣年青一代之中,已經少有人抱持「中國意識」。香港也有相類發展趨勢──10多年前,「建設民主中國」是香港民主運動經常提及的口號,到了今天,年輕一輩已明顯少提;可以說,近年香港有關六四悼念的爭論,其實是「中國結」與「香港結」之辯。
更深入思考、考察歷史案例,其實「中國結」與「本土結」並不一定是二元對立,有「中國意識」,不一定沒有本土情懷,關鍵還是在於「中國」意識如何被詮釋與演繹。鄺健銘最近出版的新著《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其中一章是〈何謂中國人?──海外華人身分之辯〉,這章節藉海外華人複雜與多層次的身分認同的歷史流變,解構中國官方愛強調的「血濃於水中國人」論。這本新著的內文,有三點能幫助梳理「中國結」與「本土結」之間的張力:
第一,身分認同其實是個人選擇,可憑個人政治立場、經濟目標與文化取向選擇效忠的地域,這意味身分內涵有流動性,以「自古以來」與「血緣種族」之說強調單一的世界觀與各種認同,很大程度上屬一廂情願;
第二,有中國意識,不代表其本土情懷薄弱。章節提及「海峽三傑」、在中國大陸以外出生的華人,其中一位是在1879年生於檳城的伍連德。20世紀初,他協助中國撲滅東北地區的鼠疫、是華人世界第一位諾貝爾獎候選人,但最終沒有終老在中國大陸,而是落葉生根、返回出生地、晚年就馬來亞的民族國家構建工程積極發表意見,且他「肯定英殖民的貢獻」。這意味,天下華人身分可以很雜揉,可以有服務中國大陸之心,但世界觀不一定就會以中國大陸為中心、本土情懷可以同樣或更強烈;
第三,章節也有提到,有位生於印尼、母語是印尼語、不懂中文、後來旅居澳洲、研究身分政治的學者Ien Ang,曾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為何她需要被視為「海外華人」,而非「海外印尼人」?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