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故障拆局|兩份報告揭選管會稱須改善系統 邀專家協助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完善地區治理體系下首個區議會選舉周日(10日)舉行,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卻出現故障要改由紙本人手發選票,並需延長投票時間至凌晨12時,特首李家超高度關注事件,並責令選管會成立調查小組在三個月內交報告。

翻查資料,選舉事務處自2021年耗資近4,500萬招標設立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以來,撇除去年的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補選,連續使用系統的三個常規選舉均出現事故,「出事率」高達100%。

一而再再而三事故頻生,細閱過去調查報告及選舉報告,選管會均有多次稱會檢視及完善技術,但也提到因系統不能藉持續使用去完善,推行時要有周詳準備、測試等,更要硬件及軟件配合,選舉事務處必需尋求專業部門協作。

▼12月11日 李家超參與區議會選舉點票儀式▼

+4

根據政府招標文件,選舉事務處2021年1月批出一份價值近4,500萬元的合約,要求承辦商提供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的設計、供應、實施及維護。

選管會於同年9月19日首次在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中,首次應用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並在同年12月19日的立法會選舉中,再次應用該套系統。

2021年9月選委會點票時間長 調查報告揭有票站時間設定出問題

不過,2021年9月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因出現投票站排隊人龍、點票時間過長等問題,選管會特別提交調查報告,當中披露有票站時間設定出現問題,導致電子統計選票比票根少兩票;也有票站因系統操作問題,電子統計選票少了七票。

事隔3個月後的立法會選舉也出現問題,根據選管會立法會選舉報告,系統出現電力、網絡連線或運作不穩定情況影響,7個票站一度須暫停投票3至22分鐘,選管會相應順延投票時間。

調查報告稱承辦商責無旁貸 責成選舉事務處修正程式錯誤

細閱多份報告,選管會在首次使用系統的選委會界別選舉的調查報告中,提到因是首次使用,遇到狀況承辦商責無旁貸,並責成選舉事務處修正程式錯誤。

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調查報告:選舉事務處有必要尋求專業部門協助

報告也提到因系統只能在投票當日使用,不能籍持續使用完善系統,故系統是否順利有賴周詳策劃、充分準備及測試,並須要有合適的硬件和軟件配合,選舉事務處有必要尋求專業部門協助,完善系統,確保其在日後選舉運作暢順。

事與願違,選管會在首次「完善系統」後,在事隔3個月的立法會選舉中再出現系統「甩轆」,但選管會其後提交的報告仍然形容系統運作「整體上順暢」,該次選舉也有電子選民登記冊技術諮詢委員會多名專家成員及政府資科辦全力支援。

報告披露,選舉事務處安排了近60場實習及模擬情景演練,包括當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不能正常運作時的緊急應變計劃及點票程序,務求令工作人員在投票日更有效率處理排隊、發票等事宜,了解遇上突發情況時的應變方法。

選管會21年報告:檢視及完善電子選民登記冊的技術

報告也提到「甩轆」後的改善建議,稱會檢視及完善電子選民登記冊的技術,並建議在未來邀請資訊科技業界的專業人士擔任委員會成員,形容「除可就優化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向選管會提供專業意見外,亦可增強公眾對於在選舉中應用資訊科技的信心」。

▼12月10日區議會選舉 電子選民登記冊故障阻礙投票▼

+9

回到今次區議會選舉出現系統故障事件,是否「可增強公眾對選舉科技信心」似乎打大問號。觀乎兩份報告多次提及的「持續改善系統」、「請專家、專業部門協助」,今次區議會選舉改善是否到位?是否如報告所提因難以「藉著籍持續使用完善系統」,因此只能在一次次的選舉「甩轆」做改善?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昨晚向傳媒解釋今次故障成因,稱未發現有網絡攻擊情況,初步認為是後台數據庫出現問題。翻查選管會報告及立法會文件,電子選民登記冊的中央系統置於政府雲端,而政府在2020年中曾耗資逾5.3億元,建設新一代政府雲端基礎設施及大數據分析平台,政府雲端系統,是否也需作檢視?

▼12月10日區議會選舉 選管會就電子選民登記冊故障見記者▼

無論如何,完善制度下首屆區議會選舉結果已塵埃落定,延長投票時間對候選人影響各有說法,特首李家超凌晨巡視點票站時,多番強調重視系統故障事件,責成選管會成立調查小組,並在三個月後交的報告中詳細交代故障成因,杜絕再有同類事件發生。

選管會似乎仍需要「持續改善」系統,最關鍵仍是這個價值4,500萬的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在下一次常規選舉中,如何避免再有其他事故發生需要繼續「檢視及完善」。

區議會選舉2023已報名參選人名單

更多區議會選舉新聞,請參閱:區議會選舉2023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