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指政府指示部門最少削1%開支及人手 重置資源到新項目

消息指政府指示部門最少削1%開支及人手 重置資源到新項目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今年財政赤字料較《財政預算案》預測更大,有消息指,政府向政策局及部門下達指示,最少削減1%開支及人手,由中央統籌,重置資源到新服務計劃。

今個財政年度只賣出兩幅官地,連補地價收入僅156億元,遠遠不及全年目標850億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已表示,今年財政赤字大過預期。

消息人士指,政府要求各部門最少削減1%開支及人手,用來重新分配到新的服務計劃,強調不是削減整體開支,而是重置資源。消息人士又稱,部份職位長期沒有聘請到人手,因此要求削減這些資源或人手,認為不會影響服務質素之餘,亦能提升政府整體的生產力,也可令開支不會無限膨脹。

政府財赤破千億 美銀憂陷結構性入不敷支 財政儲備僅夠用2至3年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指出,預料現財政年度財赤再次逾千億元,較原來預期金額增加逾倍。陳茂波更新財政赤字規模外,引發市場人士關注。美銀最新發表的報告,認為政府或已出現結構性的入不敷支,若情況持續政府的財政預備僅足夠2年至3年使用。

在過去2年政府分別錄得1,223億元及1,016億元財赤。連年財赤導致政府財政儲備規模大減,預料至年底時財政儲備將降至6,331.7億元。若與2019年的11,603億元相比,即5年內財政儲備規模大減約一半。

賣地收益不及預期,為政府財赤規模增加的原因之一。政府在今年初公布財政預算案時,預測全年賣地收入約330億元,可是截至今年10月底時,賣地收入僅37億元。

美銀的報告指出,隨着香港經常性收入不斷減少,而經常性開支不斷增加,已出現結構性入不敷支。若情況持續政府的財政儲備或只足夠2年至3年使用,除非政府長遠以發債作為日後應付經常性開支。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