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務院河套深港創科規劃重要性 李浩然:看全局的高級別協作
國務院日前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要求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並訂明時間表,2025年要建成「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2035年要在深港創新合作區建成世界最好的國際創新高地。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商談多年,國務院特別發布《規劃》且訂明時間表,當中是否有任何玄機?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李浩然認為,無論深港政府在發展創科園區規劃時,視野必然聚焦自己權力範圍之內,國務院的規劃是宏觀看全局的高級別協作,讓深港園區發展產生協同效應。他又稱其實「大灣區概念」不是「食咗香港」,反而有利於擴大香港「地盤」,認為香港要主動出擊,真正落實高質量發展。
深港河套屬重要合作平台 國務院以宏觀角度發指引
十四五規劃中,除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外,也將深港河套納入大灣區4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李浩然稱4大重大合作平台級別一定很高,不能以「省級」做法完成,需要廣東省部委涉及業務規劃,與香港發展及產生協同效應,更涉及深港兩地發展。而國務院印發《規劃》,他認為事件涉及特區與深圳甚至廣東省合作,故需要共同的上級單位,即國務院站在宏觀角度,發出足夠的指引及高級別協作。
香港創科園區發展進度仍在合適時間內
至於進度上,香港有否遠遠落後於深圳,會否影雙方的協同效應。李浩然指,本屆政府在上任一年多之間已開始推動兩地合作,認為如明年創科園第一批次發展樓宇落成,仍算在合適時間之內。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規劃》公布後,指港深創科園首批三棟大樓正全速興建,於2024年底起逐步落成。他同時也指,國家訂出明確發展時間表,香港現時是「快馬加鞭」。
國務院看待全局 打造特色園區
至於《規劃》中,提及要積極主動與香港園區協同發展,又是否代表中央出手扶持香港?李浩然直言「唔會咁樣睇」,反指香港與內地有不同優勢,問題在於廣東省、香港各自都站在自己位置,未必將優勢發揮到。他續稱不同級別的官員在自己權力範圍思考,今次國務院協同「其實不是特意邊個幫邊個」,反而只是國務院級別看到全局,將香港、深圳地方的優勢打造出特色園區。
他指,《規劃》有不少目標,如如何合作,將深港兩邊經濟系統打通,如何在大灣區實現創科轉化集聚,及園區的核心目的-讓科研轉化成市場化成果。
深港園區為推動兩地經濟 各自攀比屬「舊態度」
不過,深港兩地合作成「示範」園區,又會否引來社會將深港園區作比較?李浩然認為,在此事上如將深港兩地比較,屬於「舊態度」,其實要放眼整個園區的建設及合作。他解釋指,兩個地方政府打造出的園區,就視乎可否幫到地方經濟、可否帶動發展,而深圳園區都可能吸引港人北上工作,兩地都要關注人才供應問題,《規劃》宏觀是為對內地及香港整體經濟有推動作用。
他以新能源車產業鏈作例子,指產業鏈很長,例如需要製造電池、檢測電池、研究電動車、維修電動車等等,內地方可能在深圳製造電池,電池的監察系統等數據則於香港進行。他表示,香港如果在新能源有某一部分角色,對於經濟推進已經會很強勁。
新能源等創科發展 香港如何定位?
至於中國發展新能源勢頭是否很強,在甚麼位置需要香港,香港又應扮演甚麼角色?李浩然直言,新能源發展上,中國引領格局已經清晰,但新能源革命亦處於起步階段,很多方面可以發展,香港亦當然「有位入」。不過,他亦強調並非「一定需要香港才做得到」,故香港應主動爭取,港府亦應該「諗多幾步」,多爭取人才、企業,考慮戰略性產業、商機、政策配套等。
他舉例指,新能源發展上,香港就可以爭取作為產業管理,又或者電池數據管理,但當中亦涉及數據「過河」,需要研究。
大灣區體驗「擇優原則」
《規劃》亦提出積極配合香港、主動銜接香港、借鑒香港管理制度等。李浩然稱,正正反映香港不需要故步自封,亦毋須過於擔心,同時也反映大灣區的「擇優精神」。他補充指大灣區不是「食咗香港」,而是擴大香港「地盤」,認為大灣區如果成功,制度亦可能覆蓋更大的地方。他又稱,文件中指營造與香港趨同的稅負環境,顯示「擇優原則」,香港的低稅制可更好刺激經濟活動。
香港要加快步伐 否則難以享受園區帶來的經濟潛力
至於港府過後又應如何面對及推出措施,李浩然則指要加快園區步伐以發揮協同效果,稱「香港做得幾慢、幾快,深圳步伐都係一樣快」,故香港發展慢,會引致發揮不到理想的協同效應、享受不到園區帶來的潛力,從而經濟收益減少。長遠而言,他亦表示香港要進一步發揮全球聯繫角色,找到更多公司人才落戶,發揮與內地、國際接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