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構年報:社運案有增無減添挑戰 區院刑事案聆訊輪候近一年
香港司法機構昨日(16日)發表2022年年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表示,第五波疫情爆發,加上各級法院需處理與2019年社會事件及國家安全相關的案件有增無減,這些情況均持續給司法機構帶來重大挑戰。
數據顯示,區域法院刑事案件平均需輪候354日,與司法機構目標的平均輪候時間100日相差約8個月;司法機構共接獲8,720宗針對法官及司法人員行為的投訴。
疫情使法庭運作面重重考驗
年報指出,因應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爆發,各級法院的人手調配均嚴重受影響,法庭事務處理量因而需要作出較2021年更大的調整。當中特別提到,各級法院需處理的複雜案件,尤其是與2019年社會事件和國家安全相關的案件有增無減,加上高等法院及終審法院的免遣返聲請司法覆核許可申請及相關上訴案件繼續湧現,這些情況均持續給司法機構帶來重大挑戰,司法機構形容這是對法庭運作的「重重考驗」。
區院審訊輪候近一年 解釋:案件複雜、個案持續湧現
數據顯示,大部分法院的案件平均輪候時間也較2021年增加,當中區域法院的輪候時間最長,區域法院刑事案件由被告首次提訊至聆訊,平均需輪候354日,與2021年的287日相比,增加了67日,即逾兩個月;與司法機構平均輪候時間目標100日相差了254日,即逾8個月。
雖然當中未有列明輪候中的區域法院刑事案件是否與社會事件案件和國安案件相關,但在報告其他段落中提到「社會事件案件和國安案件(當中包括許多複雜案件涉及眾多被告人、法律代表、大量錄影片段以及較長審訊時間)持續湧現,因此,若干案件類別(主要是刑事案件)的平均輪候時間難免受到影響。」
就此,司法機構亦提出應對措施,包括增聘司法人手;就社會事件案件及國安案件採取更為積極的案件管理,包括訂立更嚴格的程序時間表;在合適的情況下延長開庭時間及在星期六開庭;在合適情況下使用遙距聆訊及書面處理等替代模式處理民事案件;及提升法庭容量並提供額外的法庭設施。
獲近萬宗法官、司法人員的投訴
另外,去年共有8,720宗有關法官和司法人員的投訴,當中包括8,625宗針對法官及司法人員行為的可跟進投訴,以及95宗主要關於司法決定的不獲跟進投訴。這些投訴當中,8,595宗是就四宗與社會事件有關的法庭案件而作出的大量相關投訴。惟司法機構聲稱,2022年沒有可跟進投訴獲證明屬實或部份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