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尚海龍:香港太方便使科研落後 倡政府採購助創科起步
立法會選委界補選將於12月18日(星期日)舉行,出現六人爭四席的戰況。首次參選、自稱「政治素人」的科企「商湯」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接受《香港01》專訪,大談香港科研發展:「香港太方便,對新科技應用無緊逼性,錯過咗幾波科技發展浪潮。」
他又指政府內部對科技應用落後到「有啲不可想像」,建議當局提供清晰的科研發展藍圖、緊貼世界創科發展趨勢、落實先行先試,提供市場讓初創企業發揮。
尚海龍:社會對採用新科技無緊迫性
尚海龍大讚,香港是一個中西薈萃、師資優良的地方:「香港嘅大學係好叻,享受中西薈萃嘅機會,幾間大學請嘅教授,起碼都係『QS』(《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知名嘅教授。」他又比較香港及北京的地鐵設計,指香港生活十分便利:「港鐵係非常之好,同一個月台(就可以)換乘,大家去過北京都知,換乘唔係一件簡單嘅事,有機會要行返出去。」
香港太過方便,行得穩,但都行得慢
他表示:「傳統科技過於強大,使用新科技就相對保守,香港太方便,對新科技應用無緊逼性,無緊逼性就無場景,政府又唔係一個有為、aggressive(進取的)使用科技嘅政府。」
尚海龍認為,香港創科界需要一個商業生態系統:「單靠SME(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中小企)係無機會的,需要錢、技術、地方,香港租金好貴」,加上與創科業的市場佔有率十分低,本地生產總值不足1%,他直言「成為支柱性行業?係艱難啲」。
港府科技應用大滯後 坦言:「難以想像」
其中,尚海龍特別提到政府對科技應用落後到「有啲不可想像」,他認為這與政府資源分配和政策效率相關:「今年(《財政預算案》投入的)嘅一蚊,可能出年有變化,有機會升值,有機會貶值,貶值機會大,所以你點幫到人哋喺好頸渴嗰時有杯水飲下?(即時有?)無錯,獲得感。」他舉例指,市民可透過電子錢包收取消費券:「唔洗話太繁雜嘅流程都可以攞到,大家又覺得呢個易入口。」他認為港府要先踏前一步,領導加快市場發展:「每個部門都要有自己嘅路線圖,自己部門要先smart(智慧),先好講『成個香港smart city(智慧城市)』!」
政府須提出智慧城市時間表和路線圖
不過港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許下建設智慧香港的期望,豪言在兩年後,將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港府該如何達成此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又可如何協助科企把握機遇?尚海龍認為,政府須交出一份清晰指引:「創科工業局要有自己嘅發展藍圖,以往有smart city 1.0(智慧城市1.0)、2.0嘅blueprint(藍圖),但你(政府)要將佢嘅時間表、路線圖描繪出嚟,話畀市民知各個部門點樣幫到佢哋,或者將香港呢個城市嘅發展要描述得更加清楚。」
至於何時可以達到「智慧城市」,或「智慧政府」的目標,尚海龍直言:「睇決心」,他指新政府提出KPI(績效指標)是個大轉變,意味各部門須面對考核、有人須「孭飛」,他指有多大的壓迫感、環境需求,便會有多大的動力:「疫情之後轉Zoom、Webinar上堂,一個月基本上都適應晒啦,連小朋友、老師習慣physical meeting(實體會議)或者physical(實體)上堂,佢都可以適應Zoom。」
加大市民監察力度 「先行先試」讓初創賺經驗
不過他坦言,科研發展計劃年期一般較長:「但五年後唔知邊個做政府,所以公務員都習慣『少做少錯』的文化:『五年打後啊!今年係第一年,唔駛急。』」尚海龍強調政府要容許市民監督計劃進展,觀察問責官員和公務員間、決策和實行間出現甚麼不和諧。他表示當選後,會以第三方聲音向政府提供專業、具體意見,指導可行的創科發展方向,防止政府出現鐘擺效應,蹉跎歲月。
尚海龍強調,本港不少社會問題,如青年就業、人口老化、房屋供應等,均與科技應用息息相關,呼籲港府要更「有為」,採購本地創科企業的產品,採取先行先試的策略:「試咗先有數據,有數據先有feedback(回饋)、upgrade(升級)。如果本地企業可以喺香港攞到第一個showcase、第一張合約單,佢個發展會加速。只有落地,先會知個產品嘅不足。」他表示,本地企業規模較細,源於無「先行先試」的機會,認為「有為」政府須與「有效」市場緊密相連,打通智慧城市的藍圖,互相呼應。
立法會補選參選人為尚海龍、何敬康、黃錦輝、李廣宇、陳永光和黃梓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