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曾咀I Park 2期焚化爐2030年代初才啟用 議員促加快建設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日(8日)下午舉行小組委員會,討論廢物處理相關設施與政策。多名議員不滿位於屯門曾咀的焚化發電設施I Park2期園區要在2030年代初才能啟用,問能否可以加快建造。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胡偉文表示,項目會在2025年招標,同時會要求承建商採用新技術,務求加快建造。

署方要求承建商採用新技術加快建設

經民聯議員盧偉國提出由於要「追落後」,新的園區能否加快建成。胡偉文指,污泥焚化發電的T Park建造時間要5年來,石鼓洲旁的I Park 1期亦要7年多,希望承建商可以用新的技術加快建造,又表示署方亦很心急。

盧偉國指2019年到南海區視察,當地已有成熟的技術,為何要2030年代初才能建成I Park 2期。民建聯議員葛珮帆則要求第2期、第3期同一時段施工,以盡快完成所有3期建設。

胡偉文表示現在雖然找到屯門曾咀這塊土地,但環評就算壓縮時間亦要兩年才完成,所以2025年才能招標。他亦表示雖然文件寫2030年代初投入服務,但亦會要求業界爭取盡快完成。

石鼓洲焚化爐I Park 1期。(立法會文件設計圖片)

I Park1期已「用到盡」 難大增容量

議員陳紹雄提出,現有焚化設施能否增加容量,胡偉文表示I Park 1期填海出來,已經「用到盡」,至於2期預計的4,000公噸處理量,他表示是基本數字,亦預期實際會超出這個數,而內地處理量超過5,000噸的廠房亦較少。

工聯會議員郭偉强表示,日本列明哪些物資可以焚化,塑膠、尼龍等則列明不可。胡偉文指雖然有鼓勵源頭分類,但現實上無可能完全做到,因此採用較有彈性的「活動爐排」,以處理最多項目。另外署理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廢物基建規劃)鄧偉權指,澳門焚化爐亦有磁力裝置將金屬分出來,香港會參考這些技術。

未來污水廠能處理污泥和廚餘

此外,胡偉文表示,未來的污水廠可以「一地兩用」,處理污泥和廚餘。至於香港每日產生都市固體廢物多達1.1萬噸,胡偉文指處理量仍有缺口,就算推動減廢,但隨着經濟增長、城市發展,固體廢物仍會自然增長,需要增加焚化設施,並考慮落戶北部都會區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