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風聲|關愛隊料隸屬地區組織 以項目為本 或牽連區議會資源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在競選政網提出全港18區組建關愛隊,成立系統性義工網絡,支援政府的地區工作,預料將納入本月19日公布的《施政報告》。據了解,政府研究以服務項目形式、連同撥款批予不同地區組織,最終或形成數以百計的關愛隊,項目包括疫情高峰時派物資,風平浪靜時派福袋、關懷社區。初步會揀選幾區為試點,研究採用競標模式,很大機會由各區民政事務專員統籌。
關愛隊須動員大批義工,將由地區組織或機構招募,並由他們培訓待命,各有隸屬機構,這部分政府不會「落水」。在獲得項目及撥款後,組織會自行安排義工工作,有地區人士形容民政專員在當中的角色猶如「18區特首」。而關愛隊的設立無疑肩負起區議會部分功能,預料整體資源或會減少;不過區議會改革相對燙手,並不急於在《施政報告》交代。

各區民政專員統籌 料不管理運作

消息指,未來地區工作將三軌並行,分別是關愛隊、區議會及三會(分區、滅罪及防火委員會),三者各有功能,缺一不可。關愛隊的雛形來自於早前疫情高峰時的「全港社區抗疫連線」,負責工作理所當然包括在天災疫情時緊急出動,平時則有關懷社區作用,負責的項目包括在國慶等大時大節,向基層派福袋等。

關愛隊牽涉義工數目龐大,有政圈中人估計,不由民政事務處管理,而由地區組織或機構自行招募。運作猶如拆散的民安隊,有興趣人士可向地區組織登記成為「關愛義工」,其後接受培訓,待有需要的時候出動,義工出勤時可如民安隊隊員般獲得津貼,工作由各隸屬機構安排。本屆政府很強調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也會適用於關愛隊,用以評核是否「使命必達」。

區議會改革暫不交代 相信功能難取替

參與關愛隊工作的機構,需要有龐大的義工網絡及動員義工能力,預計建制政黨在這方面較具優勢。關愛隊肩負起區議員部分社區服務功能,資源上會否分薄?政圈消息則指,地區仍需要區議員處理街坊投訴,跟進市民個案,也要為市民發聲,關愛隊相信難以取代區議會在地區服務的功能,相信區議員薪酬福利不會有大改變,但整體區議會資源或會減少。

政圈中人相信,較具爭議的區議會改革,未必會一併在《施政報告》交代,「始終要修例,但關愛隊可以話做就做。」有地區人士則提醒,政府正陸續解散全港逾1,600個互助委員會,騰空出來的辦事處及資源都可供關愛隊使用,相信兩者角色類近,只是關愛隊機制不存在選舉,改以項目形式運作,避免形成地區政治勢力,相信反對陣營難以參與,而原屬建制陣營的互委會或以「關愛隊」形式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