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促制訂藝術發展藍圖 議員倡兩地多合作:聲生不息成功案例

撰文:周皓宜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11日)通過由民建聯議員鄭泳舜提出的「制訂未來5年文化藝術政策及發展藍圖」無約束力議案。該議案提出政府在架構重組後,制訂長遠文化藝術發展政策,包括成立文化產業委員會及創立文化藝術基金,以及加強支援文化及藝術從業員及團體,致力打造更多香港的文化品牌等。
民政事務局署理局長陳積志表示,現屆政府提出架構重組,包括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候任特首李家超表示大致採納建議,本屆政府將盡快提交相關議案,期望新架構能在新一屆政府上場時正常運作,全力推動香港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鄭泳舜希望,改組後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盡快制訂藍圖,透過產業形式推動本港藝術發展圖」。(廖雁雄攝)

鄭泳舜批撥款多用於硬件 促檢討分配機制

鄭泳舜希望改組後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盡快制訂藍圖,進一步提升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認同,並透過產業形式推動本港藝術發展,吸引觀眾和增加就業職位。他續稱,政府在2021至22年度共投放了57億元發展藝術文化,但大量資金用於公共演藝場地或圖書館及博覽館等設施,只有4億元用於資助藝術團體,促請當局檢討撥款分配和機制。

工聯會陳穎欣指,早在2009年政府已將文化藝術列為本港優勢產業,但十多年來發展得不太好,硬件上只建成了西九文化區,在流行文化等軟實力上不及其他地區,有習舞的年輕人反映不會以興趣為事業,因為收入不穩定。她引述導演高志森指,文化產業最大問題是官員視野和深度不足,與業界的交流流於表面,不足以帶動產業合作。她建議當局推動更多與內地的聯合製作,例如歌唱節目《聲生不息》,推動業界發展。

陳穎欣:流行文化不及其他地區

九龍中議員楊永杰說,香港在粵語文化的黃金年代,成功做到文化輸出,第一個風靡亞洲的全民偶像是張國榮,而近日的《聲生不息》是香港文化北上的成功案例。他說,粵語文化可作為「文化品牌」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粵港澳三地可研究設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並建議政府應向中央爭取放寬粵語流行歌和電影的入境審批,增加創作自由度。

陳積志指,政府在本年度藝術發展已投放59億元,比上屆政府增加近4成,政府一直透過「創意致優計劃」及電影發展基金等,培育人才和促進初創企業發展,希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打造香港成為亞洲創意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