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百日|尚待兌現的百日政綱 狄志遠、陸瀚民:全要變陣防疫
「百日政綱」在西方政治是常見現象,意指政治人物上任公職後,雄心萬丈許下一些承諾,指明具體目標,向支持者交代,這現象在香港剛剛起步。立法會上任剛滿一百天,《香港01》訪問兩位曾在競選期間提出「百日承諾」的立法會議員——經民聯陸瀚民和新思維狄志遠,暢談議會百日工作。
狄志遠指,在突如其來的第五波疫情下,整個社會氣氛根本不適合討論政改,無法在立法會內動議辯論,只能透過其他方式延續話題,期望下半年可兌現承諾;陸瀚民坦言,在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疫情下,許多原先計劃下來的工作都需要「變陣」,計劃下來的50場與青年交流對談,「全部要改晒做防疫抗疫」,到近日疫情緩和、社會開始復常,才有機會重新上軌道。
立法會百日——系列之二
50場青年見面會 變50場落區派物資
陸瀚民去年首次參選,循選舉委員會界別晉身議會,他指作為新丁,百日工作下來有一些議會操作仍要熟習,例如《議事規則》、如何善用事務委員會職能研究政策等。他笑言,現時開會其中一個重大挑戰是爭取發言機會,因為想發言的議員太多,而現時轉用視像會議,按「舉手」掣的時機又難掌握,曾和其他新議員一起研究「係咪要不斷撳掣先得」。
主打青年政策的陸瀚民,在競選期間提出「百日藍圖」,承諾在上任100天內做好六方面青年工作,包括50場落區、促成官員與青年直接交流、與青年直接分享政策遊說經驗、主動支援青年問題、促請公務員學院研究舉辦青年國情班、立即展開青年願景研究。但在第五波疫情下,政府收緊社交距離措施,陸瀚民本人亦因曾出席洪為民生日派對,須到竹篙灣接受檢疫,許多工作都難以開展。
陸瀚民表示,第五波疫情堪稱回歸以來最大規模公共衞生危機,政府工作量爆滿,連立法會工作也受影響,許多工作要停步。他坦言,上任一百日以來花最多時間在防疫抗疫上,「很多人(議員)都是這樣,要變做物資步兵,落區派抗疫物資。一開始就大規模地派,現在進化到要精準、集中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另外一些抗疫相關周邊工作,例如協助中小企「保命」、監督政府改善行政安排等,都要花大量時間跟進。
陸瀚民坦言:「作為新丁議員,剛進入立法會當然希望看大量文件、了解政策、為民請命,怎知一開始就停擺。一百日內,除近日開始有少許復常活動之外,九成立法會工作都與抗疫相關,真是前所未有的體會。50場落區見青年,結果50場全部變成落區做抗疫,甚至應該超過50場。」
建議李家超常規與青年直接溝通
不過某程度陸瀚民亦認為這種「變陣」有必要:「穩控疫情是『壓倒一切』的任務,況且整個社會關注點都變成防疫,當時勉強召開一些政策討論,效果也不一定好。我早陣子和一些中學校長討論時,對方的關注點都是防疫抗疫、復課安排。其實換個角度想,協助青年人渡過疫情艱難時期,也是青年工作其中一個面向吧。」他又指,疫情期間喜見不少青年人活力充沛,熱心投入抗疫工作,「又跑得郁,又幫得手」,對青年未來充滿信心。
政府上月宣布,4月下旬社交距離措施分階段放寬,對陸瀚民而言等同「久旱逢甘露」:「正好在這場訪問前15分鐘,我剛好和樹仁大學新傳系開視像會議,討論青年政策、三業三政。我政綱上所寫的百日六大範疇,現在終於可以逐一開展。」
他提到,一些工作如青年願景研究、支援青年搞社企等,一直恆常在做,近日亦連同一批關注青年政策的議員,爭取在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轄下成立專責委員會,研究制訂長遠青年政策;另外亦有一些政策游說、培養青年人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關的見面會,正在陸續邀約,希望再過一、兩個月有更多成果向公眾報告,「上星期我們經民聯與(特首選舉唯一參選人)李家超會面時,我在席上提出直接溝通是化解誤會的最好方法,建議他日後常規地與普羅青年直接溝通。他有抄下這個意見,希望他做得到。」
狄志遠:什麼氣氛都沒了 勉強提政改隨時弄巧反拙
陸瀚民縱使百日政綱受到阻延,但已相對「幸運」,始終抗疫一定程度上也與青年相關,而現時工作可重新上軌道。狄志遠所提出的百日承諾難度更高——動議辯論重啟政改。立法會大會自1月起,會議議程壓縮,更一度只處理具立法效力事項,4月才開始陸續恢復正常,期間許多議員議案都要押後處理。
相比起會議程序,更麻煩的在於社會氣氛。自1月以來新冠疫情大爆發,狄志遠坦言「什麼(討論政改)氣氛都沒了」,他本人亦要花大量時間,跟進抗疫相關工作,如院舍疫情爆發、社福機構疫苗接種情況等。他明言:「過去幾個月這種情況,還提動議談政改,如果被(議案措辭)建制派修訂到不是原來的樣子,豈不是弄巧反拙?」
他表示,縱使無法完全兌現「百日動議辯論重啟政改」的承諾,但亦已在有限的範圍內做最多的工作,如撰文回應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持續透過媒體強調重啟政改對復和社會的重要性、向政府官員提出盡快補選區議會這個代議政制的重要環節、向特首參選人質詢政改藍圖等。狄志遠期望,下半年可成功提出相關議案,給關注香港民主發展的港人一個交代,「我和一些泛民的元老談過,他們都同意稍後在議會內展開正式辯論,時機更為合適。」
寄語官員別再「官腔式讀稿」 切實回應議員關注
議案是一回事,現實政治氣候又是另一個問題。香港選舉制度經北京改頭換面後,傳統民主派拒絕參與,即使成功將議案放上立法會議程,政府官員的回覆,恐怕也不會有什麼突破?
狄志遠指:「我們要明白,爭取民主從來都是寸土必爭,過去幾十年都是這樣,民主派一向都實力有限、在體制內是弱勢的,搞對抗對自己一定沒有好處。過去有些朋友爭取一步到位,以原則立場為先,最後結果就是拉倒。現時政制一切推倒重來,既然中央都認為香港民主發展不是禁區,前景是一片光明,那社會當然要多討論。今日不能行前,我們也要見到可見將來是怎麼樣,推動到多少是多少。至起碼在立法會多討論,對事情會有幫助。」
狄志遠亦藉此機會寄語官員,日後面對立法會議員時不要只懂「官腔式讀稿」,要確實回應議員的關注:「可能過去那麼多年官員習慣了會被議員留難,產生了一種『防衞機制』,說話要很小心,但這樣『你有你講』,隔絕了官員和社會溝通的機會。現在議會不和政府搞對抗,那我希望官員也可釋出善意,理性地找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