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李家超傳參選特首 被看重的三大因素 執行力是關鍵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4日)宣布不競逐連任下任特首,意味香港回歸25來,仍未有一位特首可以做足10年。試過「商人治港」、「公務員治港」、「專業人士治港」,AO出身的林鄭月娥,最終亦只做一屆便黯然離場。
近日政圈傳出,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將辭職參選,對比一眾「熱門」來說,李家超只能算是黑馬,若警隊出身的他是北京屬意人選,當中反映了什麼?

政圈猜測下任特首人選時,李家超的名字一直有人提起,但相對於特首林鄭月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至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上年中始出任政務司長的李家超,始終不是最熱門人選。

警隊出身的李家超,長年身處保安系統,2012年加入問責團隊,出任保安局副局長,2017年出任局長,至去年6月出任政務司長,雖然統領9個政策局,但主要工作似乎仍離不開國家安全,連林鄭月娥去年亦稱,不期望李家超做扶貧、青年工作,因為他少涉獵,但一定要做好維持國安工作。

李家超擬參選消息一出,外界不免有疑問,他有什麼獨特優勢,勝任領導整個特區政府,而這些長處是其他熱門人選所欠缺?

李家超(左)出身警隊,執行能力強。(政府新聞處圖片)

紀律部隊執行力強

第一是執行力強。香港政府施政,長期被詬病程序掛帥、議而不決,官僚主義、因循守舊幾乎是公務員系統的代名詞。紀律部隊向來以執行力強見稱,目標為本,倘李家超當選特首,相信有利加快各項政策握動。

不論誰人擔任下任特首,解決房屋土地、貧富懸殊等深層次矛盾,乃當務之急,香港不需要只「按本子辦事」的AO,不止「想幹事」,還要「幹成事」。李家超並非來自政務官系統,他去年出任政務司長,客觀上可在統籌、協調崗位上鍛鍊,熟習整個政府運作。

李家超與商界關係不太密切。(資料圖片)

無利益集團關係束縛

李家超第二個優勢是與利益集團關係不密切。李家超長期在保安系統打滾,關係網相當「單一」,相比其他有財金背景的候選人,與商界的關係明顯不緊密,難以成為既利益集團的操控對象。從好處想,李家超較少受利益團體束縛、綑綁,反而有更大空間去大刀闊斧推動改革。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去年7月講話中就提到,特區管治者要「衝破制約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各種利益藩籬」,紀律部隊出身的李家超,相信較能做到這方面的要求。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相信,下任特首是「硬淨」、強勢的人,有勇氣及膽色推動各種制度改革,克服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以強制手段確保國家安全及香港穩定。

香港第五波疫情早前大爆發,衍生不同路線之爭,各個熱門參選人取態各有不同,例如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被認為主張對外通關;林鄭月娥則被指「兩頭唔到岸」,現實中無法做到「動態清零」,又不是與外國通關。

有政界中人說,如果李家超主導防疫抗疫措施,就會緊跟內地路線,「一早就做咗全民檢測」,並優先與內地通關,似乎這種「內地融合派」更合適當下時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