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有人借「清零共存」掀對立 憂病毒未滅人已沒法過活
「清零、並存」伴隨疫情失控爭拗不斷,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形容爭議是偽命題,指有人借此製造政治分化。他稱遏疫總不能鬆懈,但「清零」若指確診數字歸零屬不科學,實際意思只是指控疫從嚴、切斷傳播鏈。而病毒在全球揮之不去,「與人類並存」是客觀現實,並不是主觀選擇。
張炳良指抗疫是持久戰,戰術不能一成不變,長期抗疫必須依靠疫苗,而病毒不會消失,甚至會變種,形容是「常存威脅」。所以,要思考如何確保醫護系統不「爆煲」,保生命同時保生計。大家接受停業及防疫限制帶來短期不便,但如果「時放時收」就會增加不確定,若封關封城一年、兩年,「病毒未滅人們已沒法過活」。
他指香港處於抗疫瓶頸,做好本土控疫爭取與內地「通關」,香港沒有選擇;跟外國通關,因為「共存」已成國際主流,香港也沒有選擇,所以必須積極考慮「終局」方案。他提到眼下疫情深入社區,單靠現行圍封強檢做法只是擾民,「倒不如打一場硬仗」,動全城之力及在中央支援下全民強檢。
▼2.21 觀塘彩榮路體育館暫託中心接收等候入院長者▼
星韓確診暴升應對從容 反映港策略落後形勢
張炳良指「清零、共存」被炒作為中西較勁,已被政治化,解釋道各國抗疫策略不同其來有自,亞洲因為沙士慘痛經歷警覺性較高,而內地的成效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但變種病毒Omicron改變了兩年來大家對疫情的認知,新一波疫情下,新加坡也急增至單日新確診約2萬宗,但仍然步伐井然;韓國每日確診升至逾10萬,亦調整策略集中資源到高風險者,反問「為何香港如墮淪陷之境,應變瀕臨失控,策略這麼落後於形勢?」
他指香港須改變策略,長期須強力提高疫苗接種率。短期亦不能再依靠突然其來的圍封強檢,認為只是徒增擾民性及不確定性,反而應全民強檢,「但須以便民為本:檢測快捷、避群聚輪候、結果快知、後勤化驗能力充足、毋須或極短暫禁足,且做好隔離和治療安排,免功虧一簣。」
防疫限制若成日常:病毒未滅人已沒法過活
張炳良說病毒不會消失,香港須想出一條道路,既可持久,又可保生命、生計。他質疑防疫限制若是「一時之痛、短期不便,問題不大」,但若果變成生活日常,「就算政府能派錢扶助,也非長久之計。」在抗疫問題,若缺乏「終局」觀,「怎樣叫人們守下去?」最終勢必產生骨牌效應,失業上升、消費疲弱,隔離封關禍及物流供應和商貿往來,連環反應下社會變作死城,反問「抗疫策略還怎可持續?」
他指控疫復常乃必由之路,若病疫轉為可治的風土病,社會則不用慌張,生活可如常,這對於小型和外向型經濟更加重要"「這解釋了為何以嚴厲控疫見稱的新加坡,去年中已提出『Covid Resilience』(新冠復元),為經濟復常鋪路。」
須尋求內外通關:做到縱有感染仍大局在控
張炳良認為香港當前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在病毒持續下,既致力遏阻傳播、不減風險意識、不躺平,又能做好防範和配套機制,容許生活和百業逐步復常。他指控疫不只是醫療衞生問題,醫學專家不能解決政經問題,專家意見要信賴,但決策考量須多面向,進退有度視乎策略。
他指抗疫兩年多,早日全面通關是經濟復蘇重中之重,社會不能長處緊繃狀態,否則缺失將會日多。未來既要做好本土控疫,符合內地防疫政策和健康碼要求;同時又要積極考慮可承受多大的輸入風險,放寬互惠通關條件。「關鍵在於香港內部控疫能力,使縱有感染仍大局受控,不至釀成爆發,在妥善防範下維持營業,恢復社會活動,各業重獲生機。」